展爷说是为了联姻,实则心心念念着西湖的美景。这日,他终于来到杭州,离西湖没多远,就把随行的人和马匹安置在五柳居,自个儿慢悠悠地晃到断桥亭上。展爷站在亭子里,这儿瞅瞅那儿望望,只觉得心里那叫一个舒坦,浑身都畅快。
正美着呢,突然瞧见那边堤岸上,有个老头,把衣服往上一撩,脑袋一蒙,“噗通”一声就跳进水里了。展爷一看,忍不住喊出声:“哎呀妈呀,不好啦!有人投水啦!”可展爷自己是个旱鸭子,不会水啊,急得他在亭子上直跺脚,干着急没办法。
眼瞅着,一只小渔舟像离弦的箭似的,“嗖”地飞了过来。到了老头落水的地方,只见一个年轻的渔郎,身子往水里一顺,就跟把水劈开了一样,有点动静,但不是那种“咕咚咕咚”的大响声。展爷一看,就知道这渔郎水性肯定特别好,眼睛都看直了。
没一会儿,渔郎就把老头托了起来,两人浮在水面上,晃晃悠悠地往岸边来了。展爷心里那叫一个高兴,赶紧跑下亭子,绕到那边堤岸上去。只见渔郎把老头的两只脚高高提起,头朝下,控出好多水来。展爷这会儿也顾不上看老头咋样了,一门心思打量起渔郎。
这渔郎看着也就二十来岁,脸上透着股精气神,一看就不是一般人,展爷在心里暗暗点赞。接着,又见渔郎把老头扶起来,让他盘着腿坐好,然后在对面轻声喊道:“老丈,醒醒,老丈,快醒醒!”这时候,展爷才把目光转到老头身上。只见老头白发苍苍,胡子拉碴,瘦得皮包骨头。过了好半天,老头才“哼”了一声,又吐了好些清水,“哎哟”了一下,总算是醒过来了。老头微微睁开眼,就嘟囔道:“你这好心人,净瞎忙活,救我干啥呀?我活不下去啦!”
这时候,周围已经围了好多看热闹的人,大家一听老头这话,都议论开了:“这老头咋这么不懂事呢,人家好心把他救活,他还埋怨上了。”再看那渔郎,脸上一点生气的样子都没有,还笑嘻嘻地说:“老丈,可别这么说。俗话说,蝼蚁尚且偷生,何况咱们是人呢。您是不是有啥委屈啊,跟我说说。要是真觉得活不下去,行,我再把您送回水里去。”旁边的人听了,都小声嘀咕:“这可够呛,你都把人救活了,谁还能眼巴巴看着你再把人淹死啊。”
只听老头说:“我姓周,叫周增,本来在中天竺开了一家茶楼。三年前冬天,下着大雪,我铺子门口突然倒了一个人。我一看,心里一软,就让伙计们把人抬到屋里,拿厚被子盖好,又给他喝了碗热姜汤,这人就醒过来了。他说自己叫郑新,爹妈都没了,也没兄弟姐妹,家里败落了,来这儿投亲,还没找着人。又饿又碰上这大雪,就给冻倒了。我看他怪可怜的,就把他留在铺子里,慢慢养着。没想到这小子又会写字又会算账,在柜上帮我干活,还挺勤快。也是我一时糊涂,我有个女儿,就把他招赘成了女婿。他打理买卖还挺在行,日子过得也还行。
“哪知道,去年我女儿死了,他又娶了王家的姑娘,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后来收拾店面的时候,郑新跟我说:‘女婿也顶半个儿子,以后怕别人说闲话,不如把茶楼的“周”字改成“郑”字,省得以后麻烦。’我一想,好像也有点道理,就把周家茶楼改成郑家茶楼了。谁知道,这一改字号,他们就不把我当回事了。时间长了,话里话外都是嫌弃我,说我白吃白喝,还得他们养着,是我赖上他们了。我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就跟他们理论。可他们两口子嘴跟刀子似的,还拿茶楼卖给郑家说事,说我讹他们。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就到仁和县把他们告了。结果呢,他们在县里上下打点,反倒把我打了二十大板,还把我赶出了境。渔哥,你说说,碰上这种事,我还咋活呀?还不如死了,到阴曹地府再告他们,出出这口气!”
渔郎听完,笑着说:“老丈,您这想法可不对。人一死,还咋出气啊?再说了,他能花钱让鬼推磨,到了阴司,他说不定还能使钱呢。依我看,您不如活着跟他们赌气,您说咋样?”周老问:“咋赌气啊?”渔郎说:“再开一家周家茶楼,气死他们,这不挺好嘛。”周老头一听,眼睛一瞪,说:“你还是把我推回水里去吧!我现在吃了上顿没下顿,衣服都遮不住身子,拿啥开茶楼啊?你还是让我死了算了。”渔郎又笑着说:“老丈,您别着急。我问问您,要是开这茶楼,得花多少钱啊?”周老说:“再省着点,也得三百多两银子呢。”渔郎一拍胸脯,说:“这不算啥。多了我拿不出来,这三四百两银子,我咬咬牙还是能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