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学思雅聚

陈柯先是一愣,随后也反应过来,跟着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爽朗又畅快,边笑边说道:“司徒兄说得是呀,咱们这一争,倒把这道理琢磨得更透彻了,果然学问还是得这般碰撞才有滋味呢。”

说罢,两人相视一笑,又一同坐下,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热茶,那刚刚还炽热的气氛瞬间又变得平和惬意起来,仿佛刚刚的争论只是这悠然时光里的一段有趣插曲。

除了庭院中的探讨,藏书阁也是他们常聚之地。那藏书阁里,一排排书架高耸林立,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古籍书卷,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与油墨混合的独特书香气息。两人穿梭在书架间,寻找着那些能给自己带来新启发的书籍,举手投足间都透着对知识的敬重与珍视。

有一次,司徒沐在角落里发现了一本略显破旧的书册,那书册的封面都有些褪色了,可上面的书名却让他眼前一亮。他赶忙上前,动作轻柔地拿起来,再小心翼翼地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这才缓缓翻开书页,眼神中满是期待。待看了几页后,他的脸上浮现出惊喜之色,眼中光芒闪烁,仿佛发现了稀世珍宝一般,迫不及待却又不失文雅地拉着陈柯,来到一旁的书桌前,微微欠身,带着几分欣喜与谦逊说道:“柯兄,你快看看这本书,这里面的观点可太有意思了,我之前都从未听闻过呢,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呀。”

陈柯凑过去,目光落在书页上,细细读了起来,越读越觉得新奇,不住地点头称赞道:“司徒兄,你这可真是独具慧眼呀,瞧这书中所言,从一个别样的角度去解读咱们熟知的那些道理,真可谓是别开生面呢。”

司徒沐微微点头,目光再次落回书页上,指着书中一处,语气平和且带着思索的韵味说道:“柯兄,你看这里说,学问之道,不仅在于积累知识,更在于能打破常规,用逆向思维去重新审视那些既定的认知。我觉得这话挺有深意的呀,就像咱们平日里学的那些经典,大家都习惯了顺着一种思路去理解,可若换个方向去想,没准能挖掘出更多隐藏的智慧呢。只是,这逆向思维的运用,想必也是要讲究些章法的,不知柯兄对此有何见解呀?” 说罢,司徒沐略带期待地看向陈柯,眼神里满是想要深入探讨的渴望,却又保持着那份含蓄与内敛。

陈柯思索片刻,双手轻轻搭在桌沿,回应道:“司徒兄说得有理,这逆向思维确实不可随意乱用呀。依我看,它还得建立在对基础知识扎实掌握的基础上呢。若是根基不稳,光想着逆向去思考,那可能就容易走入歧途了。但若是运用得当,确实能给咱们的学问探索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来,让我们看到那些平日里被忽略的学问妙处。司徒兄,你往日里可有尝试运用逆向思维去钻研学问呀?”

司徒沐听后,轻轻敲击着桌面,那敲击声在静谧的藏书阁里显得格外清脆,他微微皱眉,似在回忆过往,片刻后,才缓缓说道:“柯兄,我也曾试着这般做过,只是有时把握不好那个度,生怕自己想得太过偏离常规,失了学问的严谨性。所以呀,用起来总是有些小心翼翼的,也不知该如何更好地拿捏呢。” 说着,司徒沐略带苦恼地看向陈柯,眼神里满是诚恳的请教之意,希望能从陈柯这儿得到些启发,却又不显得过于急切,依旧维持着那儒雅的姿态。

陈柯微微点头,略作思考后说道:“司徒兄,这确实是个需要细细琢磨的事儿。我想着,咱们在运用逆向思维时,可以先从一些小的知识点入手,试着去反向思考,看看能否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同时呢,再拿这些结论去和已有的经典解释或者大家普遍认可的观点相互印证,若能说得通,那说明这逆向思维用对了方向。再者呀,多与师长、同窗交流探讨这些逆向思考的成果,听听他人的看法,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如此一来,便能慢慢掌握好这个度了。司徒兄,你觉得这样可行否?”

司徒沐眼中闪过一丝恍然的神色,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意,轻声说道:“柯兄这法子着实精妙呀,我此前倒是未曾想得这般周全,当真是受教了。看来往后在学问探索上,又多了些可尝试的途径呢。” 说罢,他又低头看向书页,仿佛在思索着如何将这法子融入往后的学习之中,过了一会儿,才又抬头,目光中带着对学问探讨的热忱,继续说道:“咱们围绕着这本书的内容,倒是又生出许多有意思的想法来,这书中所蕴含的智慧,当真如同一座待挖掘的宝藏呀,越探究越觉得深不见底呢。”

两人就这样围绕着这本书,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看法,时而为书中精妙的观点赞叹,时而又因彼此不同的理解而稍作含蓄的探讨,话语间虽没有激烈的争执,却在这平和且深入的交流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时光也在这充满书香与思想碰撞的氛围中悄然流逝,而他们对学问的领悟也在这一次次的相聚探讨中愈发深厚。

小主,

一日,陆穆青的庭院里来了几位年轻的学子,他们皆是一脸诚恳与期待的模样。见到陈柯与司徒沐后,纷纷行礼问候,其中一位稍年长些的学子说道:“柯兄、司徒沐兄,久闻二位才学过人,今日特来拜访,想向二位请教一下学问之道,还望二位不吝赐教呀。”

陈柯与司徒沐相视一笑,赶忙还礼,请众人坐下。陈柯面带温和的笑容,语气亲切地说道:“诸位客气了,学问之道,本就是大家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的事儿,有什么想问的,尽管说便是。”

那学子便开口问道:“柯兄,我等平日里读书,常觉得书中道理虽好,可一到实际运用,就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不知二位可有什么法子能让学问更好地融入生活之中呀?”

陈柯略作思考,双手交叠放在身前,回应道:“这确实是个常见的问题呀,我觉得关键在于要多去观察生活,将书中所学与生活里的点滴之事联系起来。比如说,咱们学了‘仁’的道理,那在生活中,对待身边的人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关爱,就是在践行这‘仁’呀。学问不是高高在上、束之高阁的东西,它本就源于生活,最终也该回归生活,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实践,才能真正将学问化为己用呢。”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觉得陈柯说得颇有道理。这时,另一位学子又看向司徒沐,眼中满是期待,问道:“司徒沐兄,那在学问日益繁杂的当下,我们该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书籍来研读呢?毕竟书籍众多,若是选错了,怕也是浪费了不少时间精力呀。”

司徒沐微微欠身,脸上带着和善的笑意,语气谦逊地说道:“这位兄台问得好呀,这确实值得好好思量一番呢。我觉得呀,首先得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若是对诗词感兴趣,那就去挑选那些诗词大家的经典作品集,或是诗词评论类的书籍来读;若是钟情于史学,那自然是要从正史入手,再辅以一些野史笔记,相互印证着看。另外呢,也可以多向身边有学问的师长、前辈请教,他们见多识广,往往能根据你的情况给你推荐合适的书籍。而且呀,读了一本书后,若是觉得收获颇丰,那不妨顺着这本书的线索,去寻找与之相关的其他书籍来读,这样就能慢慢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学问体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