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空城计(一)

借古鉴今 忙种 1254 字 13天前

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二计,是一种在敌众我寡、兵力空虚的情况下,故意向敌方展示不设兵备的样子,使敌方产生错觉,从而惊退敌军的疑兵之计。以下是对其的详细讲解:

策略原理

- 利用心理:主要是利用敌人的多疑心理,通过故意暴露自己的弱点,让敌人摸不清虚实,不敢贸然进攻。

- 虚虚实实:是一种心理战,以虚示虚,让对方在疑惑中产生恐惧,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经典案例

- 诸葛亮空城退司马懿: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他自己则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见此情形,怀疑城中有重兵埋伏,最终下令撤退。

- 叔詹智退公子元:春秋时期,楚国公子元为讨好文夫人,率领大军攻打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都城内兵力空虚,但郑国宰相叔詹分析了公子元的心理,让城里的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大开城门,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同时安排所有士兵埋伏起来。公子元赶到城下心生怀疑,不敢贸然行动,派人进城探听虚实。就在楚军犹豫之时,叔詹派使者将救援信送到齐国,齐国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得知消息后连夜撤兵回楚。

使用注意事项

- 把握敌方心理:使用空城计必须充分了解敌方主帅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像诸葛亮深知司马懿谨慎多疑,才敢出此险招。

- 作为缓兵之计:此计多数情况下只能当作缓兵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后续有实力与敌方对抗,或者有其他救援措施跟上。

- 不可重复滥用:由于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一旦被敌方识破,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不宜重复、多次地运用。

空城计的故事体现了以下哲学思想:

矛盾的对立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