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有了马克沁机枪,草原人变得热情好客

这二十多倍的粮食产量,放在古代,足以让各国国君疯狂。

……

各个位面,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一个个都眼馋。

那可是亩产两千多斤粮食!

“朕不贪心,若是有人能让粮食亩产千斤,朕就封他为农圣,地位在孔子之上!子孙后代都继承国公之位,世袭罔替!”

“无能啊!我朝为何无人能提升粮食产量?”

……

【自从有了马克沁重机枪,骁勇善战的草原人变得热情好客、载歌载舞#骑兵的落幕】

“马克沁重机枪是什么枪?很重吗?”

“一把枪而已,莫非有神力不成?能让我们草原人从狼变成狗?”

“这马克沁重机枪一听就是洋人的武器,肯定不是那种长枪,而是一种火器洋枪。”

“我感觉后世之人在嘲讽我们草原人!”

古代火器最早出现在唐代末年,北宋时期得到发展,元朝时期的制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明朝时期出现了专门的火器部队。

所以,不同时期的人,对“马克沁重机枪”这个名字有不同的认知。

【“我在网上经常看到这句话,说自从有了马克沁重机枪,骁勇善战的草原人变得热情好客、载歌载舞,我不知道你们说的草原人是哪个草原,但确实如此!”】

【“马克沁重机枪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绞肉机,它的出现不仅终结了骑兵时代,更是成为了步兵的噩梦。”】

视频中先后出现骑兵和步兵向前冲锋的画面。

迎接他们的,是马克沁重机枪的扫射。

子弹穿过他们的身体,一片片的人倒在地上。

看到这一幕,不光草原人震惊。

除了清末,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感到震惊甚至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