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透过绣庄的窗棂,在沈若兰的绣绷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正在给一幅《牡丹争艳图》收尾,这是近来最重要的一个订单。
"若兰,"王师傅走过来,"这个客人很快就要来取绣品了,你可要细心些。"
沈若兰点点头,继续专注于手中的针线。自从来绣庄学艺,她就明白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全身心投入。这不仅是对手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负责。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是来看绣品的。"张妈小声说道。
沈若兰头也不抬,继续专注于最后一朵牡丹的刺绣。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这幅绣品,可有人预定?"
她这才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身着青布长衫的年轻人。他虽然穿着朴素,但举止气度不凡,尤其是那双眼睛,透着一股坚定和执着。
"这幅绣品已经有人预定了。"沈若兰平静地说。
年轻人有些遗憾:"可惜。不知是否能请姑娘再绣一幅?"
沈若兰正要回答,王师傅已经走了过来:"这位是?"
"在下程远山,是来谈合作的。"年轻人拱手行礼。
王师傅微微点头:"哦,就是李掌柜介绍的那位程先生?请到内室说话。若兰,你也来。"
三人来到内室,程远山开门见山:"我在码头上做些绸缎生意,最近打算开拓新的市场。听李掌柜说,王师傅的绣品在上海滩很有名气。"
王师傅抿了口茶:"程先生过奖了。不知你想怎么合作?"
程远山从怀里掏出一份企划书:"我想把绸缎和绣品结合起来,推出一些新式的商品。比如绣花旗袍,绣花床品等。"
王师傅接过企划书,递给沈若兰:"你看看。"
沈若兰仔细翻看起来。这份企划书写得很详细,从市场分析到营销策略,都考虑得很周到。她不禁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
"程先生考虑得很周全,"沈若兰说,"但我有一个问题:这些新式商品主要面向什么客户群?"
程远山眼前一亮:"主要是面向那些新式太太小姐。她们既喜欢传统的绣工,又追求时尚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