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勺的师傅不太会做海鲜,还是林义亲自过去指点,三道海鲜让没怎么吃过海鲜的村民长了见识,更是认为林义不凡。
徐健徐康已经懂事,知道外公今天给他们爸妈撑腰,十分殷勤地围着林义转,把平安和丫丫照顾得特别好熬,还带他们认识了自己的小伙伴。
张翠香作为徐大海比较亲近的长辈,和林义坐了一桌,说起孩子,立马把平安和丫丫一通夸。
“亲家公,你这两个外孙养得可真好,看着就跟村里的娃不一样!”
林义赞同地直点头,“他们的爸妈费尽心思栽培,可不得不一样嘛!”
“咋栽培的?”张翠香好奇打听,其他人也纷纷竖起耳朵。
林义呵呵笑道:“我这孙子出生有些体弱,一边手脚不灵活,他爸妈花了几万块盖体育馆,就为了让孩子锻炼,暑假还给报才艺班,琴棋书画啥都学。”
众人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睛,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林义又道:“我呀刚刚在市里给阿英买了一套房子,以后让阿英带着孩子去市里读书,都是我的外孙,不能偏心对不对?”
张翠香讷讷点头,神情呆滞,其他人也静了下来,完全不知道怎么接这个话。
林义对这个结果很是满意,吃了宴席就带着两个孩子坐班车回去了。
徐大海一家子亲自把他们送上车才回去。
过了今天,整个徐家村都知道林英娘家特别富有,还特别疼爱林英这个女儿,王喜梅几个悔得肠子都青了。
徐大海也是知道感恩的。
搬了新家,等两个孩子开学,立马带着一堆土特产去市里感谢林义和陈文军。
林义忙得脚不沾地,把东西收下后,正儿八经问起徐大海的打算,“养两个儿子可要费不少钱,要不是这次去徐家村,我还不知道阿英之前日子过得那么难,你们村说真的,没啥赚钱的机会,那几亩地阿英一个人都伺候得过来。
要我说你还不如出来工作,看看两个孩子,不到一个月就能攒下四百,不比你留在村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