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还不断受到军事威胁

李芸面色阴沉地呵斥:“那按照您的说法,什么样的诗才是利国利民的?”

** 微笑着回答道:“真情感召人心,铁骨铸就根基。”

“号角齐鸣,感召万千百姓。”

“双桥横跨碧波,定江山社稷。”

李云眉头紧锁:“雷侯,你的作品既不合古律又不对仗,根本算不得诗词佳作。”

众人纷纷附和,投来讥讽的眼神。 李芸冷笑道:“我还以为你会有何高见,原来是这等水平。”

扶苏插话道:“先生直言坦诚,豪气干云,恰似迅风惊雷,令人心旷神怡。”

众人的表情顿时僵住。 太子殿下一改往昔温文态度,竟毫不掩饰对 ** 褒奖之词,着实让人瞠目结舌。

李氏兄妹面面相觑。 一首不成体系的话,难道也当得此赞?

** 嘴角微扬: “说好就是好,史册铭记的将是此刻的真实。”

他对士人们不屑地道:“要是你们真的无所事事却又想为民分忧,何不留下搬些砖?不愿意?那就请便,再别入此门一步,见到一次打一次。”

李家兄妹义愤填膺。 扶苏沉默以对,他们也只能默默离开。

** 凝望远去的人影,轻轻叹了口气:“无知之辈,无可救药。”

扶苏劝道:“先生脾气大了些。”

** 解释道:“殿下,他们费尽心思想入朝堂,这点我明白。”

“谁都渴望荣华富贵,世袭罔替,这是人之常情。但如今朝廷真正缺少的是这样的人才吗?”

“自先王之后,列国纷争不断。”

“好不容易四海一统,看看眼下的景象。”

他压低声音继续:“朝纲日渐腐朽,人人图享乐,不求进取;人民负担沉重,生活困苦。”

“路不通,物资匮乏,能做事的技术工人更显短缺。”

“我曾在负责公共建设时想过铺条水泥马路连接长安和咸阳,结果只停留在纸上无法实现。”

** 振奋道:“因为哪里都需要钱、物力和人力。”

他进一步解释,语气越发激昂,“典籍库中早已有了修建铁路的设计,却被遗忘至今。我能眼睁睁看着农民们还用不起铁犁,却去修这些?当然不行。”

太子扶苏愣住了,“为何之前不曾听你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