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当朝太后机缘巧合下听其一曲,感极涕泪地说:“沦落风尘却不失大晋风骨,该赏。”
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使得采苹身价水涨船高,连带着望春楼一跃成为盛京座无虚席的歌楼。
不过望春楼幕后东家是谁,尚且无人知晓,也无人会去在意。
因为众人的关注点均在采苹身上。
能得太后欣赏,又有容颜和才艺加持的女子,无论走到哪都是耀眼夺目的存在。
采苹从此声名大噪。
每日慕名前来望春楼的达官贵人,王孙子弟不计其数。
当二八芳华的她,身披一袭薄纱红衣,姿态窈窕地端坐在琴桌前。
随意轻拢慢拈,便能将风花雪月发挥到极致,惹得他们竞相折腰。
素日里这群人为搏美人一笑,更是霸气地一掷百金。
人群中有人听见,抬头瞅了眼远处的画舫,不屑地插了一嘴:“船上抚琴之人根本就不是采苹姑娘。”
“在下听闻她一曲价值千两,又怎么会在如此简陋的船上抚琴,岂不是有失身份?”
某位仁兄闻言,好奇地瞥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