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成长

山有蝉鸣 乱世TICH 1106 字 4天前

“唔该借借,唔该借借……”(借过一下)

沙河南城服装批发市场的拥挤过道里,杨守安推着板车在人流中闪转腾挪,精确地找到相熟的档口,把车子往门口一横,随后搬下一个箱子,直接放到老板面前的桌上。

“老徐,新样品都给你放这了啊,一共十件,看中了哪款直接电话下单,还是包工包料,二十四小时内发货。”

都是长期的合作伙伴,徐老板对这套流程已经是轻车熟路,他连屁股都没从椅子上挪动一下,只是默默地竖了个大拇指,便目送杨守安风风火火地赶往下一个档口。

自从接过制衣厂一部分市场营销的活后,杨守安就从车间里的幕后岗位转向了台前。

起初他只是跟着张叔跑到康乐桥的西侧大街竖块黑板,像村里绝大多数制衣厂一般,用粉笔写上“诚招客户”的字样;或者就是去广州几个大型的服装批发市场,拜访一些过去的老主顾,送上一点时令水果,以此来维系感情。

头脑聪明灵活,之前又有在西湖路摆摊的经验,所以杨守安没花多少时间就把这套销售体系上的各个环节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同时也发现了其中的诸多弊病。

康乐村传统的销售模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靠天吃饭”,制衣厂能不能找到客户基本全凭那块黑板上的“广告”以及当天的运气。

而这些客户基本都是来自广州各大服装批发市场的商贩,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审美和近期的市场热点来确定衣服的款式,然后拿着草图、杂志的照片甚至是正品大牌的成衣找到康乐村的打板厂,待样板完成就可以前往康乐桥西侧的大街上寻找合适的代工了。

康乐村里大大小小的制衣厂有超过六千家,除了像莱尔、宏兴这样成规模的大厂外,其他制衣厂的工艺水平其实都差不了太多,想要吸引客户只能在成衣速度和服务细节上做文章。

讲价谈妥,制衣厂会张罗着带客户去隔壁的中大布匹城采购原材料,每家厂子大多有自己“御用”的供应商,下单和运货几乎可以同时进行,往往人都还没回来,一捆捆布匹已经送到厂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