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经历过国破家亡,最是明白安宁生活的可贵。
风轻竹率先表态:“我们工业区有很多作坊都可安排他们上工,仓管员,登记员等等。”
陈梓也跟着道:“我们书院和书坊也可安排些人。”
慕青摸了摸胡子:“我们耕种这边也可以让他们看护临时仓库,肥料之类的。”
周睢神情严肃:“他们当中有些人伤情不那么严重的,如果恢复的不错,可以再次入伍。”
“还可做军中文职,比如指导员,政委。”他又补充。
这些人思想品德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做军中文官妥妥的。
姜瑾点头:“好,我们的地下仓库也可安排他们进去。”
戈凤的地下仓库不但放了粮食,粮种,盐油,还有兵器等,算是戈凤为数不多的军事重地。
别说普通百姓了,就是普通士兵都不知地下仓库的情况。
她看向云慈道:“不过这事不急,必须通过扫盲才行。”
云慈感动应下:“我们兵器坊也可安排些人。”
东北军的事谈完,姜瑾看向众人询问:“最近戈凤附近可有什么异动?”
云羽汇报:“周县增加了不少驻军,不过他们都很安分,曲施琅撤军了。”
姜瑾颔首,她靠在椅子上,看向慕青和风轻竹:“棉花都收了吗?安排做冬衣了?”
慕青笑着道:“已经收了,一共有三十一万斤多点,亩产达到了三百五十斤。”
他对这个亩产是非常非常满意的。
姜瑾却是皱了眉头,按她那个时代,棉花的亩产起码达到六百多斤。
不过想到这是气候不太适合种棉花的北地,肥料也有些跟不上,她也就释然了。
风轻竹汇报:“已经在做了,样衣也出来了,晚点我拿给您看看?”
姜瑾点头:“好。”
她又对慕青道:“慕老,三县的中间区域,你有空去走走,明年一开春就要动作起来,你看看有什么需要提前做的。”
慕青忙点头,他最近都在忙种蔬菜的事,现在刚好也种的差不多了。
想起什么,他面露羞愧之色:“主公,杂交水稻研究还是没能成功,臣羞愧。”
姜瑾宽慰:“不急,这种研究本就是长期的,这才一年呢,到明年你可以扩大规模,新城的地大部分都可以给你做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