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一代天骄——第二十三章:西北的军阀(8)

北唐 蚕室废人 2452 字 25天前

..Co

广顺三年七月二十六,李文革在节度府召开延庆四州的文官高层会议,研究讨论关于在九月秋闱中给予女子生员一定名额的问题。这是一个极度敏感的问题,迫在眉睫的人才需求迫使以李彬秦固为代表的延州士人阶层不得已接受了李文革降低科举门槛并对科举的形式进行必要改革的做法。容忍许多在士大夫阶层看来属于贩夫走卒之流的人士获得科举仕官的资格,这已经是延州士族和现行文官集团的底线了。在这种情况下李文革进一步扩大取士范围为女子谋求科举仕官资格的做法无疑是得寸进尺的行为,是文官们坚决不能答应的。

但是这一天的会议没有开成,因为应该到会的十几名文官只到了秦固一个,其余人则集体告病抵制了这次会议。

造成这次文官集体罢工的原因并不是此次会议的议题,而是头一天也就是七月二十五日李文革所签发的一项任命文告。

在李文革设计的军阀政权架构中,长史司马分别掌控辖区的行政权和军事权,节度观察判官行使独立的监察权,长史和司马与节度使之间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长史也好,司马也罢,都并不是节度使的私人幕僚,拥有独立监察权的节度观察判官就更加不是。

然而作为一个军阀,李文革需要组建起一个具备足够筹议和执行能力的幕僚班子,这是他所设计地这套体制的一个重要特色之一。

也就是说。李文革需要在公开的官制范围之外组成一个内部小朝廷,这个小朝廷的人员是直接向他负责的,也仅对他负责,长史司马对这个小朝廷的工作无权过问。

同样,这个小朝廷对州县政治的全部影响都必须通过李文革来实施,他们不像各级行政官员那样拥有明确的独立性政权。他们仅仅是八路军节度使个人的智囊团和秘书,但是他们却承担着行政官员所无法承担的一些职责和职能。

以韩微为例,这个驼子名以上只是正七品地行人参军事,实际上却是李文革政府的外交部长和对外系统情报头子。作为地方藩镇,李文革无权任命具备外交职能地行政官员。但是事实上在这个天下分崩离析诸侯四方割据地时代,李文革又确实需要这样一个能够为他纵横捭阖合纵连横的外交部长。

因此。李文革仿照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行人大夫的古例。设置了行人参军事这一幕僚职位。

李文革的私人幕府包括如下职位设置:录事参军事一名,考功参军事一名,行人参军事一名、昭文参军事一名、教谕参军事一名、度支参军事一名、司法参军事一名、内卫参军事一名,格物参军事一名,共计九名参军事。每个参军事手下各辖书令史两名。,录事参军事辖书令史四名。

九名参军事合称节度参军署,参军署不设长官,各参军均独立对节度使负责。@@参军署的日常事务则由录事参军按照节度使的需要代为安排打理。

因为官员缺额过大,因此参军署目前也还是一个空架子,除了韩微兼任行人参军事和昭文参军事之外,其他职务都暂时空缺。

七月二十五,李文革发布命令,任命延州布政主事兼延安、肤施县令陈夙通的女儿、行人参军事兼昭文参军事之妻陈素为录事参军事,就是这个任命,引发了这场轩然大波。

按照李文革原先的设想,是准备直接任命陈素为一州节度判官地。奈何这个任命实在太过惊世骇俗。况且陈夙通只是六品布政曹,韩微也只是七品参军事,父亲丈夫如此,要陈素接受一个正五品的任命,一下子压过父亲压过老公,以陈素的冰雪聪明,这种事情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韩微和陈素的激烈反对使得李文革只好收回成命,退一步改任命陈素为节度府的录事参军事。执掌参军署日常事务。相当于节度府的秘书长。

录事参军尽管排位列班在行人参军之前,但毕竟都是正七品上的品秩。说不上谁高谁低,比起六品的布政曹,也低了一级,这个任命,陈素和韩微夫妇还勉强可以接受。

当事人地问题没有了,李文革便签发了命令。

却不料这个命令竟然引发了如许大的一场风波。

命令签发是七月二十五日中午,消息迅速在延州城内传开,到傍晚时,肤施城内也得到了消息。当天晚上,新任的八路军延州节度判官权知延州政事文章便在延安十几名文官的串联约请下登门拜访了秦固。一夜之间,几乎全城的官吏都收到了传贴。

这才出现了第二日全体文官一致告假放李文革这个节度使鸽子的尴尬一幕。

老实说,这一回,李文革有点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