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常言道,罪犯会重新回到犯罪现场……”
“这句话还真不是没有道理的。”
方墨抬了抬下巴,眼中闪烁着一抹玩味光泽,自言自语道。
其实从几个盯梢的国安同事汇报的那一刻开始,方墨心中就没少惊讶。
因为他第一眼就认出了穿着校服的那道少年人影。
主要是这小子太骚了,骚得有些离谱,就连黑客之王‘峥’都对他留下了不小的印象。
试问,你见过谁家十三四岁的小孩子,撩起来三十多岁的性感少妇裴梓柒能那么游刃有余的?
“这句话的确有道理的,很多时候罪犯在犯罪之后重新回到犯罪现场,并不是很多犯罪心理学专家,常说的,去观摩自己的战利品或者享受猫鼠游戏的乐趣。”
“这是《心理罪》里胡扯的。”
“犯罪心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社会学科,人的心理学复杂到极点。”
“很多时候同样的行为,同样的表现形式,但两个不同成长经历的人,做这件事的出发点和动机那都是不一样的。”
旁边楚子航意味深长地啧了啧嘴;
“更多的,其实源自于一种恐惧。”
“正所谓恐惧来源于未知,而勇气来源于无知,人在冲动犯罪,或者受到胁迫的情况下犯罪,很多时候是会自我心理暗示,来给自己勇气的!”
楚子航展现着自己的专业;
“举个例子,比如被校园暴力的学生,被施暴者威胁,不得不去抢劫路边的一个少女,这种时候,这个人的勇气,完全来源于无知。”
“他对被抢劫的少女是一个未知状态。”
“但是对于施暴者却是已知状态,他清楚自己没办法反抗施暴者,所以本能面对施暴者有恐惧。”
“这种时候放大这份恐惧的勇气,就是来源于施暴者胁迫下的原动力。”
“他更愿意相信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女招惹不起自己。”
“但是他却忽略了为什么自己都招惹不起的施暴者,不愿意去干抢劫的勾当,反而让他去做这件事的理由。”
“这就是思维惯性,也称之为图式,在当前的囚徒困境中,人只会服从,而不会反抗。”
“所以根本不会思考自己做这件事之后,会面临怎样的处罚。”
“大部分被校园暴力的青少年,很容易形成畸形的心理,失去对弱者的同情心。”
“很多时候在校园暴力环境下成长的未成年人,时间长了会形成十分畸形的心理,长大后也会成为施暴者当中的一员。”
“用网上很多人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打不过就加入。”
“社会调查反映,百分之八十的校园暴力受害者,都有暴力倾向,并且都存在或多或少虐待小动物,以及破坏公物的行为。”
“这就是因为他们在长时间的困境中,失去了怜悯心和同理心。”
楚子航吧唧了一下嘴唇。
“在尝试犯罪行为事后,他们又经常会陷入一种更加畸形的恐惧中。”
“在犯错之后怀疑自己是否承担得起那个代价。”
“如果侥幸没有被发现,就会产生和曾经对自己施暴的人一样的快感。”
“如果罪行被发现了,就会回归本性再度展现出人性中软弱的一面。”毣趣阅
“而大部分罪犯在犯罪之后重新回到犯罪现场,也跟我上一句话同理。”
“他们并不是像《心理罪》中说的那样在欣赏自己的作品,而是为了检查一下,自己犯罪之后,是否还有其他的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