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感知之风初成

不,不应该称之为画卷,因为这个“画面”是立体的。

或许,应该称之为‘影像’。

只不过这个影像有点抽象,完全是点阵形成的,暂时也只有一种“颜色”。

声音的世界里,也许不能称之为颜色,而应该称之为‘音质’。

颜色这个词语,其实完全可以‘翻译’成为“光质”。

不管音质还是光质,本质都是波动,一个是声波,一个是光波。

但这样翻译一下,就能更深刻的理解“音质”是个什么东东了。

总之,在数据的世界里,音质确实可以看做声音的颜色。

楚飞全身心的投入,感知之风不断延伸,终于,当感知范围扩大到半径百米、直径200米的时候,计算能力达到极限。

此时,楚飞意识空间中已经记录了八万个三维点,以点阵的方式,勾画出了悬崖周围的地形。

想要继续向外扩散,计算能力已经不足。

这种完全感知四周的情况下,百米就是极限。

而后,楚飞开始“上色”。

上色,说起来比较简单,就是将不同声波带入已有的数据库,进行比对,然后开始调整“音质”。

树木的音质、石头的音质、泥土的音质……

渐渐的,影像出现了“色彩”,通过计算和渲染,呈现三种色彩。

石头的深沉、泥土的稀松、树木的虚幻;

至于更细节的花草等,当然不在感知之风的感知范围内。

感知之风主要是声波。

楚飞暂时借用的是自然界的声波,声波波长在一尺以上,根本就扫描不到30厘米之内的物体。

加上点阵的影像,也只能显示大概物体的沦落。

这是声音的缺点,因为声波波长远远超过光波,感知之风永远都达不到光的细腻。

但感知之风,不需要光!

黑夜里,一样可用。甚至黑夜比较安静,干扰少,感知之风的效果更好。

楚飞仔细感受一下全方位的感知之风后,开始切换模式。

这次,不再感知一个几乎球形的空间,而是将感知之风扇形展开,在身前形成一个喇叭口形状的“扫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