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易家父子大致分了工。
易涵往带着他手底下的十万兵马专司大力发展基建,致力于囤粮囤银之事。
易铮则掌管招兵买马事宜,尽可能地为玄阳关和易家军招揽更多的有生力量。
这一年,在易家父子的全力筹谋和易家军的大力支持下,玄阳关开始步入鼎力发展阶段。
要不是应以湄和两位应哥哥早就回到了现代,若让他们看到眼前的势头,肯定也得为古人的奋发劲儿所惊叹。
历史前进的车轮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果然离不开人力的大量支持。
短短几个月内,玄阳关内外开荒种植的粮田旱地可谓接天连壤。
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望去,入目处皆是一片片规整的稻田粮地,风吹过,激起碧波荡漾,涟漪无数。
而易铮率领的易家军,两三个月内连出奇招,先后收伏了周边的好几座大小城池。
现如今,除了玄阳关以外,邻近的五六座城池的城墙上都已经悬挂起了易家军的大旗,城墙也如同玄阳关一般,修得高大又坚固。
地盘打下来了,政务管理就提上了日程。
易家父子都是武将,麾下的易家军大头兵也都善武多一些。
应家两兄弟在同易家父子的交流时,早就预见了如今这一幕。
元宵节跨界传送之际,两人随易铮进入大营后,就跟易家军众将领提起过此事。
所有人都深知,玄阳关原本只是一个小关,朝廷派过来的文官跑了也就跑了,易家父子暂时代为管理也没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