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完结倒计时

晋泽瑜还挺伤心的,感觉雨姐姐出门一趟后就跟他不亲近了。

可随着年龄长大他的课业也更加繁忙,慢慢的便把这个会讲有意思故事教他做人道理的姐姐逐渐淡忘。

春去秋来,日月如梭。

大晋这些年发展的愈加强盛,百姓的日子也越发好过了。

即便是遇到天灾的年月朝廷也有存粮减免赋税给他们喘息之机。

那些处在常年干旱或是经常有河堤决口地区的百姓早已迁徙到了犬戎。

虽说人口不算众多但因为日子好过繁衍的也很迅速。

故土难离,但凡日子好过的也不会拖家带口奔波千里。

以前是没办法,他们出生就在那片贫瘠的土地,除了感叹自己命不好也只能一年一年的苦熬。

不熬又如何呢?

这个时代户籍管理严格,他们若是离开原籍就成了流民。

流民是没有人权的,有那些势力庞大的人牙子就专门捉一些流民去卖。

倒买倒卖还有本钱呢,抓流民根本就是无本的买卖。

因着人牙子跟官府有勾结他们也没处说理去。

在家乡苦熬好歹十里八乡互相帮衬不至于让人抓了猪仔。

如今好了。

朝廷下令整村整乡的搬离,过去了就给房子给家具给衣服被褥给土地。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改变命运的机会,朝廷的通告发下去就有不少地区响应。

只有大户人家才会在乎祖坟祭祖,对于朝不保夕饭都吃不起的穷苦灾民来说活着才是最要紧的。

这一次国家没让他们失望。

虽然奔波千里一些体弱多病的老人孩童折在了半路,但到了犬戎王城的所有人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想都不敢想的好处。

对于包贝贝这位统领这片地区的公主大家只有感激。

头一年的粮食国家提供,这些人很快就在这里扎了根。

大晋人种地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王城周围的草场很快就被开垦成一块一块良田。

包贝贝回来时带了肖渊和晋泽康提供的粮种农具和几百名心腹手下。

虽说如今用的还是朝廷的兵,但随着迁徙过来的人越来越多也开始从民间征集自己的军队。

她有钱有粮有武力震慑,将徐祖荫那些兵将退回北荣关不过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