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的元大都的大内,还处在尚未完全竣工的状态,宫墙和殿宇都已经建好,但是景致,水道,花园,都还在继续施工。
事实上,整个大都四处都在大兴土木。一个新的都城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然而忽必烈等不及。
他迫不及待地命令居民和他的权贵迁入这个新兴的城市。他需要看到大元的繁华,哪怕这繁华的下面遮掩着各种斑驳的孔洞和补丁。
从丽正门入,至崇天门,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宫道,名唤千步廊。两侧的宫墙刷成醒目的红色。与远处蓝瓦白墙的宫殿,形成鲜明的对比。
宫道的一侧是中书省办公之处,时不时就有官员从小门而出,在宫道上穿行。
草儿穿着蒙古人的窄袖戎袍,梳着汉人的发式,又长得清秀可人,手捧木匣,跟着两名宫女,走在这宫道上,就引起了不少瞩目。
两名宫女是察必皇后的侍女,走在前方,脸带傲气,目不斜视。
一般的官员见了这两位侍女,都要客气地让道而行。然后对跟在那两位侍女身后的那位打扮不伦不类的少女,投以好奇的注目礼。
草儿对这些眼光适应良好,甚至还面带微笑。当看到一位蒙古大官从宫道侧门走出时,草儿的嘴角隐隐勾起。
前方的两名侍女也停了下来,朝那位大官行礼。她们自然说的是蒙语,草儿听不懂。不过那位大官身侧跟着一位四十岁出头的汉人官员,此刻也将目光放在草儿身上,上下打量。
“你是何人?”那位汉人官员问道。
“你是何人?”草儿不答反问。
“放肆!”
草儿微微一笑:“在这大元,你我皆是汉人,官老爷何必动怒?”
草儿与那汉人官员虽然是汉话对答,但不影响那两位皇后侍女和蒙古大官的理解。
在忽必烈的影响下,元朝皇族都会汉语,皇子更是从小学习汉学。那位备受宠爱的真金大皇子,更是极小的时候就会背《孝经》了。在这种风气下,皇族身边的近侍也会汉话。
这时那位侍女答道:“这位是真金大皇子请来给皇后解闷的四方贩子。”
“哦?可是会变戏法的那个四方商馆?”蒙古大官也开始说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