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南营的将士们怀着对大明的忠诚与对胜利的渴望,他们在行军途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只为了在关键时刻给敌人致命一击。
三晋营同样士气高昂,这些曾经在北方大地浴血奋战的勇士们,如今再次披上战甲,为了大明的复兴而冲锋陷阵。他们的加入,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巨石,立刻激起千层浪。明军的战斗力瞬间大增,原本胶着的战局迅速朝着有利于大明的方向倾斜。
在这两支劲旅的勇猛攻击下,关中的局势焕然一新。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明军便势如破竹,成功收复长安。
勒克德浑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能率领残兵败将向北逃窜。
吴三桂得知长安失守,勒克德浑狼狈逃走,心中也不禁胆寒。
他深知自己独木难支,再与李定国纠缠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于是果断率领着为数不多的人马渡过渭水,仓皇往北遁去。
随着吴三桂的离去,关中地区大部分重回大明怀抱,至此,大明的疆土基本上已经光复。
在这一系列的军事胜利之后,朱由榔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决策 —— 关于 “九边” 的恢复。
所谓 “九边”,乃是大明为防御北方边患而在北部边境精心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的合称,分别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和甘肃镇。这些军事重镇在大明的边防体系中曾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犹如九座坚固的堡垒,守护着大明的北方边疆。
朱由榔原本内心并不愿意再设立 “九边” 镇,因为他的目光已经超越了大明本土的边界,他怀揣着向全球发展的宏伟抱负。
在他的构想中,大明不应仅仅局限于本土的防御与巩固,而应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去探索未知的疆域,传播大明的文化与影响力。
然而,刘玄初的一番话点醒了他。重设 “九边”,在此时此地,其象征意义远远超过了实际意义。
它像是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在大明的天空之上,向天下人宣告着大明的中兴。它是一种无声的警告,针对那些还在暗中觊觎权力、妄图破坏大明稳定的野心家,尤其是像孙可望这样心怀不轨之人。
孙可望在粮草之事上对李定国的刁难,已然暴露了他的野心,而重设 “九边”,便是告诉孙可望,大明的皇权稳固,不容挑战,他那些不切实际的迷梦该彻底醒醒了。
于是,朱由榔决定恢复 “九边” 中的 “八边”。
除了袁宗第和刘芳亮仍在奋力攻打的辽东镇外,其他八边重镇重新屹立在大明的北方边境。
蓟州镇,曾经的军事要地,重新开始整军备战,士兵们修缮城墙,操练武艺,那熟悉的号角声再次在镇中响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