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杨宪大致估算的一个比较合理的利息,月息三分,换算成年息的话就是百分之三十六。
放到后世,这刚好是高利贷的标准。
可要知道现在可是明朝,杨宪这么做已经是大善人行为了,更不用说还是一本一利。
此时民间借贷,利息普遍在五分。
遇到荒歉年景,富人们便趁机提高利息,很多是月息八分,一年翻一倍,也就是俗称“羊羔息”。
杨宪在那滔滔不绝地讲着,一旁朱元璋、朱标父子是听得目瞪口呆。
这样一来,朝廷不是坐着看着钱生钱?!
这天底下竟然有这么好的事情,他们怎么都想不到。
杨宪总结道:“自古以来,集资借贷等事,皆是民间私人举动。”
“如钱庄这般,要么利息极高,要么有着店大欺客的情况。”
“而如若是富户私放的印子钱,这更是如吃人肉、喝人血。”
“因此在这个时候,咱们朝廷开设大明银行,正是顺应万民之心声。”
“存钱不收利息!”
“借贷只收三分利,对于习惯了高利息的百姓们,岂不是天降甘霖,天下百姓,到时候无论士农工商,都必将蜂拥而至!”
这番话语落下。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看着杨宪无不是脸上露出震惊的神情。
原来还能把放贷这件事情说得这么神圣,这么利国利民!
原来钱,还能这样玩?!
如果是徐妙云在场的话,就能够立马想起《红楼梦》里头王熙凤正是靠着放印子钱,来维持家里日常开销。
杨宪既然能够写出这样的情节,那么想到利用大明银行放贷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