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飞行器进入大气层时,一旦速度达到或超过8000m/s,就会产生黑障现象。这一现象也被称为ionization blackout,是飞行器以超高速进入大气层时产生的。当飞行器速度达到这个级别,其表面与周围气体分子呈黏滞和火烧状态,温度不易散发,形成一个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区。这种高温导致气体和被烧蚀的防热材料均发生电离,在飞行器周围形成一层高温电离质,即等离子体鞘。等离子体鞘与电磁波相互作用,导致用于通信的电磁波传输衰减或反射,从而使地面与飞行器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中断。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距离地面35到80公里的大气层间,给载人飞船或其他飞行器再入返回时的实时通信和再入测量造成困难。
如果是载人飞船,在经历黑障区时,会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安全,如通过大气阻力减速、打开引导伞和主伞等,以降低速度并脱离黑障状态。咱们的朱雀二级火箭,并没有配备降落伞这种东西,只能通过启动火箭发动机,进行反推减速。
朱雀二级火箭想要穿越黑障区,需要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大概在五分钟左右。借着这段时间,咱们再来关注一下已经进入太空的导航通信卫星。就如动画中演示的那样,此时的卫星,正处在一个近地点3300公里,远地点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接下来的几个小时,该卫星的高度会不断爬升,直到高度接近公里的时候,会启动卫星上的姿态调整发动机,进行轨道调整。最终这颗卫星,会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定位点大概就在我国所在的东经100度左右的赤道上空。
此次朱雀火箭发射测试,搭载的卫星,是完全由我们瑞达集团自研的多功能卫星,它集成了定位、导航、通信、授时等功能。这颗卫星,是我们天地通星座计划的第一颗测试星。今年晚些时候,我们还会发射其它两颗测试卫星,进行三星定位、组网、通讯测试。一旦测试取得成功,我们瑞达集团会在未来三年内,陆续发射六十颗以上的导航通信卫星,组成覆盖全球的导航和通信卫星系统。有了这套卫星系统的帮助,我们瑞达集团生产的汽车,可以定位更精准,驾驶更智能。生产的手机,可以搭载卫星通信功能,让你在野外没有手机信号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卫星信号,给别人发送信息,拨打电话,甚至是连接卫星网络上网。”
随着杜青青的讲解,直播间内播放了一段卫星爬升高度,机动变轨,最终入轨地球同步轨道的演示动画。而后是一段关于天地通星座计划的一些示意图和文字说明,这充分表明了瑞达集团在导航和通信卫星上的技术实力和庞大野心。
四分钟后,镜头切回了正在下落之中的朱雀二级火箭。一个雪茄状的物体,出现在了视频之中,在尾部和下边沿,还冒着小火苗。视频右上角不断减少的高度数值,说明这个物体正在快速下降之中。
“东风,光学雷达捕捉成功,跟踪正常。”扬声器内响起东风地面测控站,传输过来的指令信息
“瑞达航天城,光学雷达捕获目标,跟踪正常。”
“二级火箭,第五次点火准备,点火成功。”
东风测控站和瑞达航天城的光学雷达,先后捕获目标,这说明二级火箭距离地面已经不远了。尽管此时的二级火箭,依旧处于黑障之中,无法和地面通信。自动飞控程序,在感知到火箭高度小于某个阈值之后,还是自动启动了发动机,进行反喷制动。这反应在直播画面上,就是那个雪茄状物体尾部突然喷出一股长长的火焰,火箭下降速度数值快速减小。在甲烷发动机的持续发力之下,二级火箭的下降速度,很快降低到了7公里/秒以下,火箭成功退出了黑障状态,和地面飞控中心之间的通信重新建立。直播画面也一分为二,左边依旧是光学雷达拍摄到的影像,右边是二级火箭尾部摄像头拍摄到的影像。在直播画面右半边,可以明显的看到有些烧黑的发动机喷口、长长的发动机尾炎、以及一片深绿的蒙省大草原。
“在火箭发动机的持续工作之下,二级火箭的下降速度持续降低,最终成功脱离黑障状态。二级火箭和地面的通信重新建立,通过箭载摄像头,拍摄到的地面影像,也传输了回来。发动机点火大概40秒之后,就再次关机。此时二级火箭的下降速度,依旧在5公里/S左右,依然比一级火箭回收阶段的速度快很多。所以后面二级火箭发动机,还会点火两次,以降低火箭下落速度,调整火箭飞行姿态。
好的,二级火箭第六次点火,降落速度进一步下降,已经差不多到达可控范围了。其实到了这里,二级火箭的飞行高度已经不算太高了,飞行在航天城上空的无人机已经捕捉到了二级火箭的影像,接着是安装在地面上的高清摄像机。从这个角度,可以明显看到,整个火箭的下半部分,有60%以上的表面,都被烧成了黑色,这就是火箭穿过黑障区域,付出的代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发动机第六次点火,工作的时间似乎有些短,只有20多秒的样子。关闭发动机之后,二级火箭在格栅舵的控制之下,继续进行受控降落。”
“二级火箭第七次点火,支撑腿打开,准备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