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樉与朱英娇

奉天殿内,众人商议了一个时辰,总算是将内阁各方面细节全部商定,确定于第二日就开始试行。

当李善长等人出去之后,只剩下朱元璋与朱元启时,朱元璋却是瞪向朱元启。

“刚刚怎么不见你说话?当初这内阁,可是你提出来的,你就不能一起商议商议?刚才人多,咱就不说你了,现在,你给咱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朱元启一时有些惊愕,他不就是在旁边吃了点糕点,看着朱元璋他们讨论吗,结果这会朱元璋就找他来撒气,朱元启知道这是内阁的事没落定妥当,尤其是他在一旁一边吃一边笑的惹到朱元璋了。

朱元启也很无奈,这朱元璋与李善长等人讨论下来,很多地方是他都没有想过的,而且他也只知一个大概,详细的他还能怎么说?

“哥,你已经说的很全面了,我这也想不出其他来啊,反正这内阁吧,只要把握住其中的重心就行了。

那就是这内阁,主要就是帮皇帝减轻折章处理量,同时提高效率的,比如原本需要三天才能处理完的,现在只需要一天就可以,这就是内阁存在的根本原因。

而且,将权力下放到几个人手中,总比集中在一个人好,何况这些权力还是随时可以收回的。

现在就像哥你说的,先试行,任何制度出来的时候,都有缺陷,我们只要将缺陷都补上,就可以了。”

朱元璋听完之后,笑了笑就不作他想,这事如今已经开始,那就不能停下,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只能看过程了。

“臭小子,还知道关心咱啊,伱才知道咱一天得处理多少折章啊,不是咱说你,这些事,你就该上上心。

这次回来,好好陪一陪义儿他们,开春之后你不是要出兵草原吗?这一出去,恐怕一年的时间又得待在外边了。

一年下来,聚少离多的,咱也知道没有办法,如今大明的担子还需要咱们兄弟担起来。”

朱元璋很是感慨,当初之时,他们兄弟虽然穷,又没什么人,治下没多少地方,但也没有像现在一样,一年下来,除了那么几个月,其余时候几乎分隔两地。

而且明明越来越好,但手上的事,却是越来越多,这也是朱元璋想要成立内阁的一个原因。

其实朱元璋很不愿意将权力下放,不然他会很不踏实,许多折章交给别人,哪怕是李善长等人,他也做不到完全放心。

只是随着朱元启打下的大明疆域越发的大,他案桌上的折章数量,越发的多了起来,一个人处理起来,明显感觉到一些力不从心,致使他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朱元启听后,也是有些不好受,对于家中,对于郭宁莲与朱义而言,他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与父亲。

尤其是当朱元璋现在主动提出来,可见朱义对他的思念,即便是朱元璋,也不得不这样提醒他了。

“哥,莲儿与义儿那里,你和嫂嫂帮我多看着点,现在没有办法,大明虽是初立,但许多机会的出现,不得不现在就去把那些地方全部平定。

或许洪武一朝,大明会很累,会有些穷,但打下的根基,等将来标儿上位,不仅可以快速发展民生,而且,也不用担心周边的那些贼心不死的邦国对我边境的侵扰。

而且这次出草原过后,大明的用兵确实该歇一歇了,大军长时间作战,不仅军士极为疲倦,大明的国力,也需要发展,而且打下来的这些地方,也得抓紧治理才行啊。

到时候,就有时间好好陪陪他们了。”

朱元启这时无比期望着,等草原用兵结束,就要好好陪在郭宁莲以及朱义身边,哪怕是西南的四川、云南等地,即便要用兵,他朱元启都不想去了。

对于这些,朱元璋也不想太过去说,因为即便是他,哪怕他就在应天,也没有多少时间去陪伴马秀英与朱标,他同样也是有些愧疚的。

“好了,咱们不说这些了,说着实在让人难受,今天你班师归朝,大宴已经准备好了,这会他们差不多也安排得差不多了,咱们出去吧。”

朱元启也不再去想,现在他突然想快点结束,早点回到家中去。

在他出征的时候,郭宁莲又给他生了一个女儿,在徐州过年之时,因为太小了,那时候又很冷,便没有带去,朱元启也没能见着,心头很是遗憾。

在徐州之时,郭宁莲问他该给女儿起什么名,最终朱元启才想到一个名字:朱英娇。

这个名字根据山河明月的宁国公主朱英娆所来,朱元启觉得很是可以,就用了,郭宁莲听后,也非常喜欢,当即就决定了。

朱元启还记得当时朱元璋与马秀英听后,都是一脸诧异,马秀英还好,很快就接受了,而且很喜欢这个名字。

朱元璋就不一样了,因为没有外人在场,朱元璋直接怀疑起朱元启怎么想到这么好的名字的,惹得朱元启一阵大怒,跟朱元璋打闹了一会,最后朱元璋也决定,将来他有女儿出世,就叫朱英娆,完美搭配,朱元启听后是嘴角一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