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唤作长颈虫的鹤形噬虫和堡垒虫一样,是这次袭击新出现的噬虫,也是继翼虫和巨猎虫之后出现的第三种飞行噬虫。
除了体型和速度的差别外,长颈虫最大的特征是可以发射射程一两百公里,还能跟踪目标的,如同导弹一般的尖刺。
这些尖刺据联盟的推测,是靠长颈虫自身的感官配合那种对生命的感知锁定目标,所以人类针对雷达的隐身技术没有效果,再加上超过二十马赫的速度,威力惊人,对同盟的战机部队造成了很大威胁。
好在长颈虫的身体并不像堡垒虫那般坚不可摧,所以同盟也能发起反击,但相对的,长颈虫的数量也比堡垒虫多很多,因此,白一清没有靠传送移动,而是一路飞行穿过太平洋,并清除沿途的长颈虫群。
除了减少同盟空军的压力之外,也是为了保证海上的安全,海面上目前也靠着海上要塞舰容纳了大量的难民,虽然遇到袭击的概率不大,而且要塞舰也有应对噬虫的武装,但白一清还是想尽可能减少风险。
清除完刚刚攻击白一清的长颈虫,连剩余的小股翼虫都顾不上,白一清再次向亚洲的方向飞去,他还需要去对付亚洲的堡垒虫。
“银古,现在的战况怎么样。”在赶路的间歇,白一清再一次确认目前的情况。
“第一波荚仓虫的打击已经结束,各条战线的情况已经开始稳定下来,大型避难区的安全应该都能保证,但是小型的我没法全部确认,噬虫在陆地上的扩散速度也在减慢,大概是人类大幅转移后失去目标,更多的噬虫开始原地啃食地表。”
在银古的意识波视角里,全球陆地现在大概有三分之一的面积都被噬虫覆盖,它们有的在向人类的大型避难区聚集,有的则是漫无目的扩散,还有的则在疯狂的啃食眼前的一切,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不过人类的部队则在经历了初期的仓促和兵力吃紧后,也逐渐重整旗鼓,民众的集中,也让兵力得以集中,能够开始反攻噬虫,收复失地,开辟更安全的交通线路,加速难民的转移。
而胜利的另一个希望,通讯塔区域,目前还比较安全,为了避免被噬虫盯上,通讯塔区除了必要的守备人员之外,并没有安排很多工作人员,除了少数几个直接被荚仓虫袭击的,九成以上还在保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