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琵琶行》的点睛之笔

舞台上。

沈千山已经演唱到了关键部分。

“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如私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起初。

大家都以为沈千山会按照开头的曲调,一直不间断的演奏下去。

直到戏腔现世,彻底震撼众人。

沈千山作为国风的代表人物,其实戏腔在作品里面并不少见。

但是今天的戏腔相较于以往的非常特殊,他运用的地方恰到好处,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

清澈如水的真假音转换。

使人有一种琵琶女的故事感。

仿佛沈千山并不只是简单改编,更是把歌曲融合了诗词的古诗当中。

让原本冰冷冷的文字,更加浮现出故事的立体感与画面感。

一字一句的吟唱,就好像琵琶女坐在江畔,咿呀咿呀的唱着悲伤离别的小曲,感人至深。

“太完美了。”

李依萍自顾自的鼓掌。

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

在别人眼中,这或许只是一段戏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但在李依萍看来,把戏腔安插的《琵琶行》的这个位置,正好对应了里面的两人。

一人是白居易。

一人是琵琶女。

真假音的转换,仿佛能遥隔千年,让人亲身感到两人对面而坐,彼此交谈的画面。

可以说,戏腔出现的位置正是画龙点睛之笔。

但凡出现的位置早一些慢一些,都不会有这么惊艳的效果。

也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闭环。

更没有身临其境的效果与切实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