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崇祯信任,并在最后时刻托以重任的朱纯臣却立刻倒戈相向,向李自成献齐化门(即朝阳门),更为恶心的是还与陈演上表劝进。
哪怕是李自成也受不了这种首尾两端的人,当即下令处死。
其实在陈邦彦与陈永寿两兄弟的受贿名册中就有朱纯臣的受贿记录,只是以他小叔的名义收的。
只是朱由校还心想不能简单根据后世的认知结果评判人,加上朱纯臣身为国公,可能还要倚靠其整治勋贵,不能亲动,就想给他一个机会,把他的受贿记录从中删去,看他有没有悔改之意。
没想到却是这一番表现,看见名册中没有他喜不自胜,还一番义正言辞之语,这让本就对其印象不好的朱由校心里更加厌恶。
“好的很,不亏都是国家柱石!”
朱由校心里冷笑,但也没有发作,继续说道:
“既然你们都要严查,朕就听你们的,不过家丑就不要外扬了,这件事朕也不想让内阁知道,英国公,贪污一事就由伱来负责,先把这名册之事宣扬出去,但内容你们谁也不用给说。
朕相信还有没有在册的漏网之鱼,就让他们把贪污的钱给朕交上来,那朕既往不咎,如果收了钱,还想着自己没有被发现,心存侥幸的,那就不要怪朕没有给他们机会!”
朱由校心里清楚,名册内容一定会泄露的,并且只让他们交出赃款还是太宽厚了。
但他也没有办法,他刚登基不久,根基并不深厚,这段时间一直在琢磨,如果想要在后期对抗满朝文官,只是用宦官是不行的。
勋贵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势力,这也是朱元璋最开始就设立的朝堂格局,勋贵与文臣鼎立。
只不过土木堡之变后,勋贵没落,文臣把勋贵彻底压制,皇帝只能迫用宦官对抗文官,形成了宦官与文臣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格局。
所以现在这些勋贵还是有利用价值的,不能一杆子打死。
并且他的如此做法,可以对外展现一个宽厚仁慈的形象,在以仁义道德之名统治的古代,一个表面看起来宽厚的皇帝形象,还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