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风波尽管在表面上看似已经逐渐平息下来,但清延冥和叶慕清两人的心中却没有丝毫松懈之意。
他们深知,这次北城守将如此莽撞行事绝对不会是一次孤立的意外事件,其背后极有可能潜藏着更为错综复杂且深层次的矛盾以及接踵而至的严峻挑战。
怀着防患于未然之心,二人毅然决然地决定要对整个和平协定的执行机制展开一场全方位无死角的深入审查与精心完善工作。
清延冥开始不辞辛劳地重新仔细梳理起与北城还有楚国之间在军事、贸易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所达成的各项约定细则。
在此过程当中,他更是事无巨细地逐一罗列出了每一条款在实际执行过程之中都有可能会暴露出的种种漏洞隐患。
紧接着,清延冥又马不停蹄地召集并组织起与之密切相关的各个职能部门,共同商讨并着手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预案来。
特别是在至关重要的军事层面,清延冥更是下足了功夫。
一方面,他大力强化了驻守在边境地区的监察官员手中所握有的职权。
另一方面,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成功构建起了一整套高效灵敏的快速响应机制。
如此一来,只要边境地带稍有风吹草动或者出现任何异常状况,便能确保己方可以在转瞬之间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措施,从而牢牢掌握住局势发展的主动权。
同时,他还与军方将领商讨,制定了一系列军事演练计划,以保持军队的高度警惕性和战斗力,确保在面对任何突发状况时都能应对自如。
叶慕清则着重从文化与外交层面入手,进一步巩固和平的基础。
叶慕清全身心地投入到“和平交流中心”的运作当中,不遗余力地去拓展和创新交流活动的方式以及充实其内涵。
不仅如此,她还精心策划并定期诚邀来自各个国家的外交使节、知识渊博的学者以及精明能干的商人参与其中。
与此同时,她更是别出心裁地组织起充满活力的民间友好访问团队,引领着这些成员深入到北城和楚国的寻常百姓生活里。通过这样近距离且亲切的接触,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民间层面的彼此认识与信任。
眼看着和平协定正式签署的那一天逐渐逼近,清延冥和叶慕清再一次与北城和楚国的使者展开紧密的交流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