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文明与野蛮

感受着街面上的塞尔吉已经习惯了走在街上时,大明百姓像是看猴一样的好奇目光,事实上从真正登陆大明土地之上的第一刻起,这种目光就一直伴随着自己,有些百姓甚至能不那么礼貌的冲到自己面前来指指点点,更大胆的更试图和自己交流。

其实如果能听得懂汉语的话,塞尔吉并不介意和大明百姓说说话,这远比与大明官员接触更能帮助自己理解这个东方的伟大国度。

塞尔吉明白这里的百姓为何对自己如此好奇,无非是双方样貌差异罢了,或许自己在他们眼里就是长相怪异的鬼佬。

而相比于这种表面上的差异,塞尔吉关注的重点更多在深层次的东西,在这里逗留也有些许时日了,对这个东方国度简单的观察带给了他巨大的震撼,这里的繁华超乎想象。

当自己的使节船只靠近香江的时候,塞尔吉看到这里港口吞吐商船货物没有任何停歇的时候,码头上的工人商人来来往往忙碌不休,官府的人员清点检查严格细致,港口外停泊着巨大商船虽然看不到头,但也极有秩序,港口进出的通道都十分畅通。

塞尔吉是震惊的,他发誓哪怕是西方最繁华的港口,也不及这里十之一二。

出于好奇他打听了一下这些商船的情况,才知道这里面不仅有去往西方贸易的海商,带来他熟悉的香料、宝石等等西方货物,而且还有许多他听都没有听过的许多地方来的商船,上面的货物也各种各样。

有大明人所说的什么秦州的煤铁牛羊,有什么美洲来的矿产和粮食,有南洋诸国的橡胶甘蔗棉毛,这些商品种类名目列成表单细分下去可以填满不知道多少页,而每一类的数量都是他眼里的天文数字,他感觉这个东方的帝国就像是永远吃不饱的巨兽一样,不断地吞食外部的各种资源。

他也注意到这些商船来时是满载着货物,但回去之后也绝不会把船空着,他们把资源带过来,然后把大明的各种商品带出去。

那里面有东方传统的盐糖茶叶瓷器丝绸这样的传统商品,更有大量的棉衣毛衣各类器具这样的轻工业商品,尤其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一些他根本闻所未闻的神奇商品。

诸如留声机、自行车、八音盒、时钟这类复杂机械商品,这些东西每一个都有让他难以想象的功能,那严密复杂的机械机构无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他很难想象究竟要什么样的工艺技术才能生产出这样奇妙的东西来。

难怪东方文明以天朝上国自居,哪怕是这里最普通的一个百姓面对外族都是骄傲的,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华夏才是文明,余者皆为蛮夷。

刚来的时候塞尔吉对大明人这种刻入骨子的世界观感到不解和可笑,但是随着了解越多,他越是觉得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从内心深处,如果拿奥斯曼去和现在的大明比较,奥斯曼似乎真的很野蛮很落后。

这个地方的小国哪怕只有弹丸之地,只要能够以良好的态度对待大明,大明也会默认它的存在,而不是像奥斯曼一样恨不得把眼前一切所见都吞进肚子。

他了解到大明的朝贡体系,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无疑都是一种高级的外政体系,这确实要比突厥人更加文明。

这个东方国度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自己想要知道突厥人与东方文明曾经的交集,居然只能靠大明的史籍才能实现,不然的话自己对那久远的历史根本一无所知,而这就是东方文明的底蕴。

如今他已经打定主意,回去就要向国王殿下进言,突厥人以后应该也有自己的信史!

最让塞尔吉觉得震惊的事情,却是关于大明的百姓们,他并没有在这里看到真正意义上的奴隶,这个地方即便是最底层的百姓,也一样能够体面的工作生活,这在奥斯曼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事情。

奥斯曼依然还处于贵族时代,大量的异族人如果不愿意改换信仰,那就只能沦为奴隶,即便是自由民也只能低贱的生活着。

他们只能被贵族所欺压奴役,但永远不会有人为他们伸张正义,而不像大明百姓一样可以得到官府的庇佑和保障,甚至官府可以为了普通的百姓对士绅进行处罚以至于处死抄家。

这深深的震撼了塞尔吉,真的了解到了这一切之后,他虽然很不愿意但也只能承认,大明从任何方面都远比奥斯曼更加文明,他自己都有点开始接受自己蛮夷的定位了。

“大明是一个伟大的国度,它的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我这些天已经在观察和记录这里的一切,但只是这样不足以让我们了解它,我们需要收集这里的书籍,还有那个叫做报纸的东西。”

走在街道上的塞尔吉无视了大明百姓们的指指点点和怪异目光,只是对着身边的下属吩咐一些事情。

对于奥斯曼来说,东方这个遥远的国度明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存在,或许从大明身上学习到的东西,有助于帮助奥斯曼更加强大起来。

而要认真的认识它的话,就需要研究他们的历史,体会他们的诗歌,研读他们的文章,理解他们的思想,而从书籍开始做这个事情无疑是最直接的方式。

只不过随行的下属却是摇头苦笑起来:“事实上这些事情我们已经在做了,只不过大明的历史实在是太多了,只是他们的历史书籍或许就能装满几车,更不要说其他类型的书籍只会更多的难以想象,要把这些全都带回去是不现实的事情,光是翻译它们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塞尔吉闻言怔了怔,这才意识到自己还是小看了大明的文化深度,略微考虑之后他道:“那此事我亲自来办吧,等见到了大明的皇帝,我会请求去他们学校参观一下,他们学校教的是什么书,我们就带什么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