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不用回去种田的吗,就甘心在这儿给官府卖力气?
这可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整整几千人啊,能把这么庞大的劳工群体留下来,还没有引起任何乱子,看样子工人们还乐意的很,这是怎么做到的?
“有啥不愿意的,俺家又不缺俺一个人,在这里干活不仅有吃有喝,还给房子住,报酬丰富也稳定,这么好的地方俺为什么要走?”张大牛笑呵呵的摸了摸脑袋,很自然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杨荣好一会儿都说不出话来,这里工人的待遇这么好吗?
虽然听起来只是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但这可比乡下种田要稳定得多了,这说出去真要把那些土里刨食的农民给羡慕哭了。
他突然理解了一路所见的工人精神面貌为什么这么好了,就连干活儿都那么起劲。
如果真像张大牛说的这么好,那对一般的百姓们而言,这样的日子的确是有奔头的。
又是一番详细询问,杨荣从张大牛嘴里得知了工人们的具体待遇,包括了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住哪里,有多少报酬等等情况。
而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的杨荣,直接就陷入到了巨大的震撼当中。
这些工人的生活水准要远远超过大明底层百姓的生活状况了,而且这不是十个几十个人的待遇,而是整整几千人的待遇,所有人都不存在遗漏克扣,大家都是劳动换取价值,一视同仁实实在在!
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衙门到底是怎么养得起这几千人的?
几千人的吃喝拉撒想要照顾好就已经千难万难了,更不要说这样的待遇持续了近乎半年,照这样来别说工人了,就算是一支几千人的精锐之师都能拉出来了。
长时间维持这样的待遇供给,这新城区居然能够运转的下去,杨荣想破脑袋都想不到怎么做到的。
倒也不是他见识短浅,只是他作为旧时代的文人,本质上仍然是农业社会的思维,理解不了工业化创造物质财富的伟力。
如果他知道现在工业区所产出的各类商品已经在整个陕西市场铺开,并且还在关中商会的运作之下不断向外开拓,带来的财富是何等的庞大,或许他现在就不会这么惊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