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厂

因为开的项目多,要求时间紧,他将这些项目和任务一一布置下去之后,便成为了“试验区扫地僧”。

不是在项目上研究、就是叫上两位安保人员,护卫着他钻到工厂车间里检查工作,偶尔还动手优化一些设备与小部件。

“这些个设备管理工具软件,都只是局限在业务层面和主数据层面。

但是你也应该知道,咱们工厂的设备,它本身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单一设备,使用的环境也不是单一的环境。

生产设备之间的生产过程或许有相似度,或许有传接影响,或许还有限制,所以我们要优化这些设备,就不能只是一味的去进口购买别人提供的先进设备,也要学会自己研发、生产制造设备。

这几个月一直在和国外的企业与机构商谈国际先进设备的购买方案,你是不是有些看不上这些咱们大夏联邦的本土设备了?”

面对周瑜的夺命问题,上世纪毕业于哈工大夜校,现任西蜀新科设备研发部主管的郑承瀚,下意识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

“没有,董事长。我一直都很敬佩研发咱们联邦生产设备的技术团队。只是我们现在生产的产品要求工艺太高,有些联邦生产设备虽然能够做,但是精度不达标,勉强达标也要牺牲良品率,而且工作台的寿命也比国外的低很多。

国外设备有些不是技术好,是他们这些洋鬼子制造设备的时候,使用的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比我们联邦生产设备厂商的好。

这些成本,我们联邦的设备厂商还没有顾忌到,而且这其中还有很多专利许可要破解、绕开才行。

如果是找国外公司授权的话,那笔钱就像我们购买国外设备一样,太贵了。

很多联邦公司都不愿意,也没法支撑。”

听着郑承瀚的解释,周瑜并没有一味站在原地。

他一边动手,一边倾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