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03 暗原子网络

百褶轮星系,一共孕育出了九个能够培养出智慧型生命体的行星;极近的距离,令星球文明之间的交往,在科技支撑的前提下,展开。而暗星无疑是百褶轮星系当中,科技发展程度靠前的那一批。

这就涉及到,一个简单的理论:文明时间差。

所谓的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差异,落到星球之间,其实就是生命体出现早晚的差别。一颗星球上的生命,所诞生的时间早,便有足够的时间来发展;反之,所谓的落后,其实就是因为,生命体出现的时间更晚,导致了科技的积淀时间不够。

小主,

文明时间差认为,生命诞生时间是星球文明差异的主导因素。

这不过是暗星社会学的一种理论,而在理性化说辞更强的暗星生物学领域,还存在另一种观点:基因原址理论。

从生物的角度上观测,一颗星球上的不同生物,有着不同的生物基因。但是在暗星生物学上,只要是诞生于同一颗星球上的生物,即便千差万别,但是有一样东西是相同的,那就是“基因原址”。

而属于不同星球的生命体,因为“基因原址”的高低差异,所表现出的进化方向,以及进化能力,有着高低差异。在暗星生物学中,基因原址的高低鉴定,至今仍是一门难题;但是他们的科学家在九代暗星王之前,一直都相信,基因原址是存在高低之分的。

这也就是所谓的,生物进化具有优劣之分。之所以暗星人会得出这种结论,并将基因原址归为暗星生物学,文明时间差归于偏向文理的社会学,原因来自曾经的百褶轮星系中,他们那八个相对滞后的邻居。

和暗星相比,尽管走的毫无疑问同样是科技文明的道路,但,暗星由于生命体出现的时间更早,得到了数亿年的积淀时间;相对安定的环境,也令他们的主导智慧型生命体,没有发生过断代。

而暗星王时代的来临,逐步打开了暗星对科技这个词,全新的认知。

当第一代暗星王统一暗星之时,百褶轮星系中,其他星球上的文明,有些停留在奴隶时代;有些挣扎在封建帝国的战火中;有些则沉醉于所谓的现代文明的理性与高端之中,无法自拔。至于还有几位,能够在宇宙探索中,稍有眉目的,和暗星也有着不小的科技差距。

科技实力与暗星最相近的,有三颗星球。他们的科技发展水平与暗星十分接近,但是在文化上,越相差甚远。本以为一片星系中存在着多颗星球会是一件令高等文明们都高兴的事情。

那遥远的白泽,意味的不是补给,说明的是我们在宇宙之中并不孤单。

古早暗星王时期的名言,至于是第几代暗星王中,哪位名人的名言,某位做梦的人,也想不清了。

事件的重点,起始自一项超越性技术,说起这项技术,与纽纱星自认为最高明的积分舍网络,倒有些不解之缘。暗星人的技术顶点,便是暗原子网络。单从名字上听起来,是不是和积分舍网络有些相似;实则二者存在着实质性的差别。

第五代暗星王时期,科学界对微观粒子研究到达了一个瓶颈。暗星科学家们也曾像纽纱星人那样,通过不断的精确基本微观粒子,来得到更为精细的基础原理。但是,微观粒子的拆解是无穷尽的。从原子深入到原子核,电子,质子;技术的进步,仪器的精细,思维的创新,经验的沉淀,令一个又一个基本微观粒子单位被打破。

夸克,米太......然而科学家们发现,每一次基本微观粒子单位的迭代,得到的虽然是一点数值结果上的进步,但同时造成的也有,整个宏观物理学的破碎。从五代暗星王时期,一直到第七代暗星王时期,暗星的宏观物理学,就这么在创立和推翻中,反复去世,支离破碎。

在这期间,“破碎物理学”上建立起的星际舰队群,将暗星那几个有实力与自己叫板的对手,都一扫而光了。的确在暗星科学家们的眼中,他们对于微观粒子的真谛还未理解,以至于数亿年来,重复着无法满意的实验与失败。

但是,即便是这些失败品所换来的“微小进步”,用来对付那几位狂妄而又滞后的邻居,也是绰绰有余。自从暗星用残破物理学将百褶轮星系一统天下后,基因原址的理论便在暗星生物学站住了脚跟。

至少在那三个同样有着数亿年发展时间上的对上身上,暗星人也没感受到什么巨大的压力。这让他们确信,基因原址的差距,限定了他们之间的差距,而这个差距如果没有外力的弥补,可能永远也无法补足。

顺带一提,暗星之所以能在星际战争中毫不费力的战胜那三颗星球,是因为在那时候,他们便拥有了元素装甲这个东西。

正是后来的六边形装甲与五边形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