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雷部诸神太给面子啦

聊斋大天师 玄素君 2982 字 15天前

第162章 雷部诸神太给面子啦

张牧之长身玉立,身披紫色天仙洞衣,头戴赤金莲花冠,更兼生的面容清秀,眉宇之间英气隐隐,显出一副威严华贵之像。

“这……这是何等至宝,居然有随心变化之妙?”方才传旨的红袍太监忍不住开口询问。

张牧之温文有礼地回答:“回这位公公的话,此乃织女娘娘所赠天衣!”

邵元节一边笑着打量,一边不住地抚须赞叹:“好!好!果不愧为我道家少年英杰!”说罢又转头问一旁的传旨太监:“王公公以为如何?”

身旁穿着赤红蟒袍的王振笑着开口:“当年张天师为陛下受太上延熹箓时,咱家有幸见过一面,今日见小真人倒是颇有几分张天师的气度。”

太祖皇帝当年虽下旨废黜“天师”尊号,改称“大真人”,但道家各派,包括人道诸神,山精水怪等仍习惯以“张天师”称呼历代天师府承位之人。

王振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深受正统皇帝信任,按理当遵从太祖皇帝当年的旨意,称呼当代天师为“张大真人”。

但这大太监却口称“张天师”,这便是赤裸裸的示好之意,同时也是这大太监展现自家威望和身份的手段。

跟随邵元节和王振来南京传旨的护卫、官员有数十人,王振并不担心自己的言语传回燕京后有人弹劾自己。

张牧之和邵元节对视一眼,心中暗道:“这太监乃皇帝近臣,他来此想必是替皇帝见证我祈雨之事,看来我道家在燕京城的力量并未被邪佛完全抹除……”

如今内阁中三杨主政,太皇太后张氏也屡屡对王振进行打压,王振还未变成小道士记忆中那个专权跋扈的祸国阉贼。

“此人便是蛊惑正统皇帝御驾亲征的关键人物,日后还有用他之处。”

张牧之拱手对王振道谢:“贫道年幼德薄,修行也浅,当不得王公公盛赞!”

王振摆摆手,哈哈大笑:“当得!当得!小真人法力高深,降服了迷惑公主的妖猴,连陛下闻听此事后都交口称赞!”随后又压着嗓子道:

“小真人不知,虽然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赤诚信佛,但是陛下却最看重道家高人……”

张牧之连忙在脸上堆出笑意:“原来如此,想来这其中也有王公公时时规劝的功劳,我道家诸派深感公公的恩德!”

小道士嘴上说的漂亮,其实内心知晓,这皇帝所谓信佛信道都是虚的,他们最信的还是手中的权利,真龙天子超纲独断乃是本能。

就算如今垂帘听政的张氏、孙氏都是贤明之人,但这正统皇帝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手段表明态度了。

“他们朱家大人小孩争夺权力同我无关,不过我正好借此谋取名望,为未来对付邪佛做准备……”

邵元节担任道录司主事,主掌京师道教事,多和各级官员打交道,故而也练就了逢迎的本事,时时开口配合张牧之同王振交谈,使气氛愈发融洽起来。

外围李云崖、刘宏达以及来自各派的年轻道士相互对视一眼,心中对这位“小天师”暗暗佩服。

且不提对方的神通法力,只这种从容应对朝廷官员,却又不卑不亢,让人如沐春风的本事,就让他们觉得拍马难及。

王振和邵元节、张牧之又谈笑一阵,突然道:“不知张真人何在?怎地不见出来迎接旨意?”

张牧之自然不好说张懋嘉是懒得理会这等杂事,笑着开口解释:

“前些时日南京城外有旱魃现世,毁伤良田众多,我家叔父闻讯后前去降魔,虽然最终将那魔头重新封印,却也受了些伤势……”

“现在叔父正闭关疗养,尚不知有陛下旨意降下,故而才未出来迎旨。”

王振恍然大悟,随后又赞叹道:“张真人和其兄长一样,都是神仙高人,着实让人好生倾佩!”

张牧之连忙又可气几句,然后才道:“王公公、邵道长,贫道让人在后面安排了酒宴,以慰二位远来辛苦。”

随后众人进入朝天宫中,用宴之后各自安歇,不提。

次日,神君殿外祈雨的祭台已经建造完毕,张懋嘉果然如张牧之所说“闭关修养”,不再理会外事,让朝天宫中大小道士都听从张牧之调遣。

于是张牧之就派李云崖、刘宏达带着众道士给那些时常来朝天宫上香的士绅、显贵送信。

信中言明今日有龙虎山高功道士求雨,届时雷部诸神显圣,持神雷涤荡天地晦气,若能临场沐浴神光,便可一睹诸神法相,获得诸神赐福。

此举目的简单纯粹,无非求名而已,大太监王振找张牧之反复确认,得知求雨必然有灵之后,也以私人名义给南京城中的一些官员传讯,让他们来观礼。

儒家虽不认同神仙方术之说,但在这神明显圣的时代,却无法完全将三界诸神视作无物。

更兼王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正统皇帝的态度,接到传讯的大小官员不敢怠慢,纷纷赶往朝天宫观看这一场求雨科仪。

小主,

张牧之斋戒三日后,便到了开坛求雨之期。

头顶阳光炽烈,天空蓝的透彻,连一丝云气也没有,丝毫看不到有什么风雨欲来的征兆。

朝天宫神君殿外广场上满满当当的聚集了许多人,有南京六部主事的高官,有文坛士子,各界名流,亦有闻讯赶来的豪富乡绅。

以守静道长为首的灵应观众道士也被张牧之请来观礼,韩怀远、郭文斌这两个书生混在一堆道士和道童中间,抬着头往祭台上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