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土蛤蟆也是好东西啊

但寒天地冻的冬天,菜窖里只有囤积的土豆和白菜。

大姥姥喊孙为民:“为民啊,去菜窖里拿土豆过来,再把屋里发的豆芽端过来。”

孙为民嘀咕了半天,喊上李居安一道出力去,喊他不出力就甭想着吃现成的鱼。照他的小心眼子:咱已经被大姥姥骂成那样了,你们蹭吃蹭喝好歹也得出点力啊。

李居安知道他的小心眼子,笑着跟着出了门,找进何家的菜窖子。

在七八十年代,挨家挨户都会建菜窖,秋末储存过冬的“三大样”,每家都会囤大白菜,土豆,和萝卜。碰上有条件的家庭,还能囤些容易保存的苹果,冬天解解馋。何家的菜窖,还是65年的时候果园队盖土坯房时候,何家分到的,然后大姥爷在房头挖了个菜窖。

但在70年春播的时候,果园队打算再江河边修一条林带,从何家菜窖经过。但后来几年不到,林带是长起来了,果树一片片很好看,但何家菜窖也被引流进林带的水浸塌。

后来大姥姥生了次大病,孙母回家探亲,发现二姥爷被调去很远的伐木队工作,孙母只能领着孙为民出力,帮娘家重新挖菜窖,要不然秋末储存冬菜时候到,新菜窖做不起来,没法过冬。

李居安站在菜窖口瞅着这2.5米长,1米五宽的长方形大坑,说道:“孙为民,还真是你挖的?你那年纪已经能挖菜窖了?可别吹,吹牛就没意思喽。”

孙为民气得直跳脚,率先踩着木梯子往菜窖下爬,说道:“咋就不是我挖的了?你瞅瞅,玉米秆还在呢,当年我给铺上的。”

这菜窖一米八深,大坑上被横着几根木头,和胳膊差不多粗。上下菜窖,边角处还有个宽口子,用来爬升。一层玉米秆,一层厚麦草和一层草草泥。这草泥等晒干些后,再覆盖上一层虚土,菜窖就完成了。

孙为民那脸色甭提多骄傲,他信誓旦旦说道:“回头等咱们老孙家盖了新房,你瞧好,保准能亮瞎你的眼,成咱们屯里最漂亮的二层小楼房,绝对是建的最早的。咱要隔壁屯的乡亲来串门,都对着咱老孙家的新房流哈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