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影厅的建设与小院线的畅想
当王旭知道魔都的事情的时候,他正在玉卓师兄那里喝茶,最近要改音响系统的单子挺多的,玉卓师兄打算大干一场。
最近玉卓师兄找人重新设计了一些电路,和音箱的搭配,王旭今天就是来看看,做一下调试。
主要是,农展馆那边的有些贵了,吓跑了不少有心想改造的剧场。
王旭一直是提供技术支持的,玉卓师兄真的很少麻烦他,就抓紧过来了,赶紧弄完赶紧好。
这个年代虽然环绕立体声已经有了雏形,杜比,DTS等标准也都已经出台,但这样的技术依旧非常昂贵,能够顺利解码这样的格式的音响设备依旧价格高昂。
这些年丑国各种大片爆炸性的增长,正是和这些技术进步息息相关的,更美妙的观影体验把用户重新地拉回了电影院,电影和电视在观影体验上产生代差级别的差距。
这也是王旭提前把这些东西引进华夏的重要原因,盗版电影是无论如何都实现不了这样的观影体验的,后世电影重新热闹起来,华夏票房日渐升高,这种观影体验的提升也一样是重要的原因。
没有新技术引进带来的观影革命,VCD到DVD的转换,再到网络盗版的疯狂,怎么就都没有阻挡华夏影厅的爆炸性增长呢。
王旭绕过了国外定价高昂的专用解码芯片,影厅设备根本不需要那么紧凑,所以王旭直接采用了简化了的工作站为这些数字格式的音频进行解码,在没有进口专用芯片的情况下,也实现了完美的数字解码操作。
再配合专门设计的功放和音响系统,实现了非常理想的电影音效,基本上做到了价格和性能的平衡。
但在其他人眼里,它比起现在动辄几千上万的进口氙气灯泡来说,那就便宜得像不要钱一般。
专用芯片其实也已经委托刘卫平他们那个数字研究所在搞了。
每个城市弄几个影厅,规模不大,有了执照,咱就放新电影,没有执照,那就老片子呗,海外都有二轮影院,这样的小影院,以后政策好了,其他高档的地方起来了。
还要一块进口的银幕,这东西国产的效果差不少,只能进口,价格也要上万。国内产不了的东西,就是这个价,比王旭的放映机还贵,这些东西都是工业王冠上的明珠,等着国人一颗颗摘呢。
至于推广,这都不是问题,玉卓师兄在四通的时候就管过这个,只是王旭一直让他别累着,产品又太高端,以前的推广队伍就没带过来。
农展馆的放映机都是进口的,亮度足够高,足够的亮度才能有足够的细节,这是观影体验的首要因素,但光这么一套放映设备就得20多万。
什么老百姓不爱看电影,玉卓师兄就不这么认为,录像厅便宜吗?看一晚上也得好几块,还不是一群人去看。而且,你带个姑娘能去那种地方吗?
关键还不是影厅不行吗,小厅模式就挺好,这会儿电影院都是大厅,一坐好几百人那种,结果就是谈个恋爱都跟开大会似的,不好意思摸摸小手。
今年后半年的玉卓师兄可以说非常忙碌,经常全世界飞,他的展会推广方针已经卓有成效了,今年王朝实验室的利润可能会超过2000万美金。
80年代穷成那样了,一毛一张票,少林寺都能卖一亿票房。
这会儿的人还没那个思路,也没那么多电影可放,农展馆都是玉卓师兄好说歹说,才弄成130到150座的,交错放映时间,成了新模式的影院。
弄回来又不知道该干嘛,买些房子开电影院也挺好的,没必要让大把的现金待在账户上。
绝大部分的国人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这样的技术,在玉卓师兄的眼里,那就是市场空白巨大,大有可为。
但这也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自己不行,那就找人研究呗,现在自己也不像以前那样几十万都拿不出来了,几百万砸进去,现在的数字头研究所们都得叫爸爸。
全算起来,差不多有一亿多美元了,换成人民币都快10亿了。
所以,连音箱和功放以及其他电子设备都是由周峰家的圆周厂代工生产的。
即便是中级的,在这个年代,国内经过这样高级改造,能播放DTS片源的影院依旧非常稀少。
毕竟文娱和传媒都不适合搞太大,特别是在华夏,特别招事,他又不是上帝选民。
别的不说,就她这学习能力,居然两年前是个连高中都没上过的辍学啤酒小妹。
明年2-3月份的巴黎和米兰时装周,不仅仅是王潮服饰会亮相,旗下的几个设计师品牌也会参加,看看效果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