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处处遇敌

当然好莱坞肯定不会允许那样反向收购的事情发生,但一旦他们习惯了用代工,用外包,本地这样的工作岗位就必然会流失,二十年后,那边恐怕就连会做电影的都没有了。

即便是最坏的结果,那时候他们重建供应链,重振好莱坞,王旭就不信,华夏还真的就出不了几个能扛旗的导演了。

当然,现在还不是提出这些东西的时候,还需要慢慢地酝酿和发展,更需要各种政策的扶持与落实,路漫漫,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王旭的电影在香江被抵制,在丑国被排挤,在华夏照说应该好些了吧,但事实是,在这里,这片子的待遇更糟糕。

王旭这会儿在干吗?他在开大会,就是那个关于GIT的推广会议,王旭要做讲演的那个,这个会议,被推迟了接近半个月才最终举行。

没法子,领导们太忙,想把这么些司局凑到一起并不容易,弄得王旭都没来得及推广自己的电影,这电影都上映了,《参考消息》都没转载海外盛况。

不过问题不大,《参考消息》虽然没动静,但《七点新闻》却是用了一分钟报道了国内第一个多方投资的科幻大片即将上映,并且着重介绍了该片标志着我国电影特效工业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消息。

这次倒是没安排组织集体观影,估计上面是要考察电影的实际市场号召力吧,除了各大纸媒都帮着提了一嘴以外。

关于电影的专访也登上了各大娱乐报刊的头版,这就是华影安排的了,除了没有王旭,其他剧组成员都参加了这次专访,声势搞得非常浩大,来了不少媒体记者,但这也是唯一的一次。

或许,这就是华影现在能够做到的最大的极限了,毕竟这会儿才是1994年,国内甚至连一档专业的电视娱乐新闻节目都没有。

别说娱乐了,就连华夏第一个做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都是在今年才刚刚开播。

华影的能量再大,也变不出还没有的节目,这个宣传力度已经算得上是可以的了,至少在此时,王旭还是愿意相信华影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实,这两年国产片的口碑还没有完全崩坏,票房也还没有沉入谷底,所以还是有一些基本的观影人群存在的。

对于《黑客帝国》各种报道也出现得不少,但焦点却集中在了一个诡异的点上,海外大片还没进来,合资大片却先行一步,反正爱看报纸的都知道,有部合资电影在华夏放映了。

原装的比合资的强,合资的比国产的强,按照这个朴素的价值逻辑,那王旭这个合资片还是值得看一看的。

但这样水平的宣传,王旭真的不知道是该说他们业余呢,还是故意的,反正整体上就感觉非常的不对味。

这是华影第一次搞票房分账的操作,确实是在很多事情都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搞的,要不是之前为了引进大片已经做了不少准备,华影甚至连院线都没有一条。

至于发行,那更是一片混乱。到现在为止,魔都苏省等地的本地院线还是依旧非常抵制华影,他们甚至连看片会都没参加,就拒绝了上映这部华影摊派下来的片子。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黑客帝国》在内地的宣传和上映情况非常地不理想。

地方上且不说,华影的院线根本就没铺过去,大部分还沿用着过去的计划体制,还算情有可原。但即便在国内的主要城市中,也只有帝都,津港,羊城,蓉城,陪都,五个城市参与了第一拨放映。

完整算下来,全国1500块左右的电影屏幕,只有大约300块加入了首映。

换言之,华影一共就只为这部电影争取到了大约1/5的支持力量,这甚至都不如过去卖拷贝卖的多,你就知道这次的全国上映有多水了。

安排之后,还在向王旭抱怨,地方上的院线如何如何难搞,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云云。

王旭为此洞若观火,心知肚明,他闻到了其中硝烟的味道,更看出来了这是华影是在借势,借他王旭的势,借此加快改革的进度也好,借此打压不同派系也罢,都是在扯他王旭的虎皮。

王旭和华影此前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所有的一切都是上面安排的,王旭也可以理解上面按着华影答应了这个试点,打乱了华影领导的部署和节奏。

你委屈,不甘心,王旭都认,甚至你想要点利益,只要合理,都可以商量。

但你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明里宣传得热热闹闹的,但背后却在搞阳奉阴违,这就很不地道了,你又何尝不是打乱了王旭的部署。

甚至,这都上映三天了,首周末已经结束,华影没有和王旭这边做过任何的联系,仿佛他们已经做完了所有的工作,没他们什么事了一样。

王晶花催过两次问情况,但是却依旧仿佛石沉大海,半点听不到回音。

王旭就呵呵了,这操作,王旭也是服了,难不成还真的以为王旭是个什么二代,跑来搞钱的?

问题是,王旭的虎皮真的是谁都可以扯的吗?

——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