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计算机市场生态的变化

有些人可能大家耳熟能详,但有些人可能普通人不是那么熟悉,但他们中身家百亿以上的真心不在少数。

其实,这么多牛人汇聚,是和这个年代珠海的特殊政策息息相关的,这会儿的ZH市政府,那是真金白银地奖励科技创新人才的。

作为第一批开放的特区城市,珠海那会儿是真的想要科技兴市的,几十万现金加三居室住房,就问你香不香,别说那会儿了,这力度,在现在都没几个城市能给得出来。

92年的几十万,那是帝都一套大四合院的价钱,在魔都能换一套顶级老宅子,你就想这力度吧。

但后来,这些在珠海立足成功的企业,最终却又纷纷出走,离开了珠海,这就和珠海这座城市的各种先天不足密不可分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座城市太小,也太安逸了,守着的澳门又是个更安逸的城市,靠着赌博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的,哪能有什么创新发展的心思呢。

某一届政府的大张旗鼓的发展,虽然为珠海赢得了不小的名头,一度占据各大报刊的头版,也确实轰轰烈烈了一阵子,但后续却支持乏力,当企业遇到困难时,又无法给出支持。

所以最终,92黄金一代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却鲜少有新人填补空缺,最后发展成了一个生活节奏缓慢的宜居城市。

而史玉柱当年正是被珠海这一届政府营造的创业环境所吸引,带着团队在珠海扎下根来,一度也还发展得很好,但珠海真的太小了,无论从人口还是面积来说都是如此。

小池塘里真的难出蛟龙,小而美的魅族,最后也把大量的业务迁往了深城,就是同样的原因。

即便有所谓的黄金一代,相较于帝都、魔都、养成、深城,都没有明显的优势,珠海的后续发展自然乏力。

远离金融中心就意味着缺少融资,远离科技中心,就意味着人才难得,远离政治中心,就意味着很难跟上新的大势。

企业小的时候,问题不大,但当企业规模起来了,再想发展下去,就不得不跳出去,寻找更大的能够容纳下这些企业的大海了。

一时的政策可以吸引一些顶级人才,但问题是,这些人才不能单打独斗啊,大量的中层人才的缺口是珠海最大的短板,这里没有可以吸引海量中高层人才的土壤。

最终,那些顶级人才也不得不离开,去更大的城市发展研发中心之类的机构,最后,甚至不得不连总部都迁走。

城市定位很重要,企业要想发展,寻找适应自身的落脚点也同样很关键。

王旭选择在帝都发展,除了自己是帝都人之外,他选择的道路也和这座城市氛围很契合。

他的外挂决定他的文娱路线,他的专业决定他的科技路线,他的穿越者身份和自身对未来的构想决定了他的总体战略。

他不会搞大生产,大研发之类的大型企业,因为管理企业是他的短板,或许他可以学,但他没时间,至少这一世他不打算这么干。

自己挣些够用的钱就行了,他更喜欢文娱和科研,把精力用在管理公司上面,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

而王霏,好吧,这姑娘更指望不上,她买几套房子当收租婆就好了,要不是王旭有公职,估计她连给她的各种公司都不想要。

而帝都同样有着自己的特质,这里容不下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这里也容不下大生产的企业,甚至这里搞大规模应用研发都不是最理想的地方,因为这里是首都,有太多的天然限制。

但这里有着全国最密集的大学,有着全国最密集的人才储备,天然注定了这里适合搞创新,更适合搞科研,搞底层研究。

如果再像王旭一样得到了上面的关注,有一些政策扶植的话,那简直就是做底层研发的天堂了。

王旭搞的东西开始的时候可以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可以说完全杂乱无章,但在帝都这个地方,却可以几乎毫无障碍地被承接下来,几乎任何方面的项目,这里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企业去承接。

这就是王旭最终没有选择政策更宽松,融资、挣钱更容易的深城,而选择了彻底留在帝都的原因。

当然,小两口都是帝都人,留在这里本身也没毛病就是了,谁还没个恋家的毛病呢。

但求伯君选择珠海,真的就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金山虽然名字是电脑公司,但他主营的是汉卡和WPS软件。

在这个年代,这是妥妥的高技术企业,偏偏又需要大规模生产,珠海根本无法给他这么大的容量去服务整个华夏市场,选择深城都比选珠海要好。

可惜,他已经和珠海签了协议,并不是想走就能走的,但他也不甘心自己真的被隔离在新的技术之外,于是安顿了公司,把业务临时交给副手,带着几个新人北上帝都。

他们去了水木,去了帝大,去了华科院的计算所,把最近两年发生的事情好好了解一遍,更是在华科院直接租了一间能通教育网的办公室,带着雷俊一头扎进了代码的海洋。

别管什么时候,真正热爱技术的人,看到新颖的技术体系时,那真和老饕看到美食没什么区别的。

两人不仅没有闭门造车,更是到处联谊,作为曾经震惊华夏的第一程序员,在帝都的人脉也绝不是盖的,无数在这些教育机构中任职的老朋友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些王旭这两年的所作所为。

毕竟那么多的项目砸下去,恐怕在中关村一带找到一个完全和王旭没瓜葛的技术人员都是一件挺难的事情了。

他们也因此听了无数王旭的事迹,于是王旭这个名字,与GIT上那个大名鼎鼎的X彻底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一个实打实的形象。

再然后,两人通过关系真正见到了这个神人。

别奇怪,都是计算机圈子的,还都在中关村这个小地方,两头还都是大名鼎鼎,能联系上那几乎是必然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旭得知这两位拜访的时候,还是颇为惊讶了一下,这两位在前世都是他顶礼膜拜的人物,雷俊也就算了,毕竟是经营方面厉害,但求伯君那真是程序员里的神人。

但其实王旭自己也知道,他现在已经抢了求伯君第一程序员的称号了,他在代码上的成就,甚至已经有很多人把他尊为了程序员中的神。

实在是因为他的代码涉及的领域太多了,且不说那些深层次的底层代码是否真的精妙无双,毕竟这东西没法计量,但仅仅从广博程度上来说,X.W都是足以成神的存在。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次会面,其实是前华夏第一程序员和新任华夏第一程序员之间的见面,也算是挺有历史意义的。

所以,王旭特意选了个不错的餐厅,嗯,长征食堂,现在改名回去叫全聚德了,他也就这品位了。

来宴请两位拜访者,当然还有介绍人,帝大的王选院士(院士在1994年以前叫学部委员,1994年1月21日开始改称院士,书中为方便统称院士)。

王选这人也是华夏计算机行业里的奇人之一,早起的技术大神,自主研发的激光照排系统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排版电子化。

西方虽然之前也有人搞过,本来还想引进来着,但使用后发现,这东西不是华人弄的,那是又不好用又贵,最后王选临危受命,承接了激光照排的研发任务并成功完成。

帝大方正就是靠着这个系统发家的,王选也因此在91年成为科学院院士。不过之后,他就没带过什么重大项目了,精力都放在了经营帝大方正上面,就好像他自己说的,之后就是骗吃骗喝的。

也是因此,他和王旭的王旭有了很多联系,帝大方正也基于专利池和GIT搞了不少的项目,他们未来选定的三维造型方向和王旭更是合作颇多。

因此他和王旭之前有过不少的接触,也算是说得上话的交情了,这才能为求伯君和雷俊做中人联系上了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