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细思笑喷连环计

大汉江山,何以在貂蝉这样一个弱女子手中?

王允将貂蝉带入内室,终于说出计划:“我见董卓吕布二人,皆好色之徒,今欲用连环计。先将你许嫁吕布,再将你献与董卓,你于中取便,离间他父子反颜,令吕布杀死董卓,以绝大患,重扶社稷,再立江山。不知你意如何?”

“大人勿忧,貂蝉若不报大德,愿死于万刃之下!”说罢,貂蝉重重叩首。

接下来的情节,一切都在王允计划之内。

吕布来王允府上做客,王允令貂蝉出来相见。吕布果然被迷得神魂颠倒。王允提议要将貂蝉送与吕布为妾,吕布大喜过望,当即表示:愿为王允效犬马之劳!

王允笑道要择一良辰,将貂蝉送到吕布府上,吕布当即下拜,口称岳父大人!

这一幕可把观众们逗得够呛。

“我草,当场改口了?!”

“三国第一猛将,又多一个爹!”

“吕布认父,王允,危!”

“王允:一字之差,吓死我了!”

“王允:不慌,我是岳父,不是义父!”

“王允:我当时有多怕他当场叫我义父。”

“吕布:我,义父终结者!”

接下来,董卓被邀也来到王允府上,而且还是一样的流程,一样的操作。

先由貂蝉出来,跳一支舞,把董卓迷得神魂颠倒。接着王允故技重施,声称要把貂蝉献于董卓,连台词都一样:“快与太师把盏!”

“允欲将此女献于太师,未审尊意肯纳否?”

貂蝉如此被送入董卓府上,与大腹便便的权臣同床共枕,这一幕令无数观众扼腕。

却说吕布狩猎归来,得知王允竟然将先赠与他的美人,又转赠太师董卓,不禁勃然大怒,欲找王允兴师问罪。

王允却辩解说是董卓主动前来府上,言我闻你有一女,名唤貂蝉,已许配我儿奉先,我恐你言而未准,特来相求,并请一见。

又说自己不敢违背,只好令貂蝉出来相见,哪知道太师董卓又说:“今日良辰,我即当接此女回去与奉先完婚。王允对吕布说:‘将军试想,将军亲自接娶,老夫焉敢相阻啊?’”

吕布信以为真,还当董卓接貂蝉过府,当真是为了他。于是兴高采烈来到董卓府上,没想到却得知美人貂蝉竟然被太师给睡了!

吕布只觉晴天霹雳,却又无可奈何。他寻个机会私会貂蝉,貂蝉遂将其引到凤仪亭中。

凤仪亭。

貂蝉一见吕布,马上将其抱住,娇艳欲滴的脸上,瞬间梨花带雨。貂蝉这一落泪,吕布瞬间心乱如麻,不知该如何是好。

貂蝉边泣泪边诉说自己如何被董卓霸占,如何心仪吕布,如何已非完璧之身,如何身子已污不得服侍英雄,如何的不想活了。

说着竟然当真欲投湖而死:“愿死于将军面前,以明妾志!”

吕布痛心疾首,却又怕董卓见疑,不敢久留凤仪亭中。貂蝉就趁机拱火。

“将军如此惧怕老贼,看来妾无见天日之期了。”说罢就死死抱住吕布。

吕布仍不肯和董卓反目,貂蝉则继续出言煽动。

“妾在深闺,闻将军之名,如雷贯耳,以为天下第一英雄,谁想,反受他人之制!”

正在此时,董卓匆匆赶来凤仪亭。

接下来一幕,令董卓瞠目,令观众结舌。

堪称一大名场面。

自董卓视角而言,此刻凤仪亭中,貂蝉背向董卓,身体靠在栏杆上,上身后仰,隐隐有呻吟之声。因貂蝉身子遮挡之故,董卓视角里已经完全看不见吕布,可此情此景,俨然就是一对狗男女在解锁全新姿势。

光天化日之下,自己的义子竟敢调戏他的爱妾!

董卓不禁瞠目欲裂。

“嘿呀!”

董卓一声惊呼,凤仪亭一对男女闻声骤然分开,董卓这才看清原本被貂蝉遮挡住的吕布,在董卓眼中,反而坐实了两人正在行苟且之事!

董卓大怒之下,随手抓起一戟射向吕布,结果不中。吕布趁机溜走。董卓在追赶途中撞倒匆匆赶来的谋士李儒。李儒问明缘由,以“楚庄王绝缨之会”的典故来劝解董卓,建议董卓将貂蝉送与吕布。董卓被李儒说动,答应会考虑一下。

楚庄王夜宴群臣,有一大将蒋雄趁烛灭之时调戏王后,王后便折下此人帽缨,并告知庄王。此时只要庄王命人点上蜡烛,在场众人,谁头上无帽缨,就必是调戏王后之人。岂料庄王竟命所有人全部折下帽缨,然后再点燃烛火,如此就再没人能知道到底是谁趁机调戏王后。

后来庄王被秦兵所困,全仗蒋雄死力相救,才得以逃脱大难。

如果董卓能将区区一女子赠与心腹爱将,则吕布必然会以死相报!

楚庄王的这个典故,很多观众还是第一次听说,见李儒用此典故劝说董卓,观众心中都在想:“李浔的剧和别人的剧就是不一样,哪怕是其中的一个小配角,都充满智慧。这个李儒很很厉害啊,三两句话就要破了王允的连环计!”

小主,

“我草,谁说穿越到古代能碾压古人来着?你去吧!古人这都是人精啊!”

“这个李儒应该没什么名气啊?我听过诸葛亮,听过司马懿,听过荀彧郭嘉,可就是没听过李儒,但这人是真的挺厉害的。”

“王允这次恐怕要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智商何止在线,简直碾压!”

董卓回到内室。

此时貂蝉红裙低垂,胸前若隐若现,真是无限风光。面对董卓的兴师问罪,貂蝉我见犹怜。

在貂蝉口中,事情经过就成了吕布将其赶入凤仪亭中,欲行不轨之事。而貂蝉自己则坚贞不屈,为了不被吕布那厮玷污,她决议投湖自尽,不想却被吕布死死抱住。正在此时,董卓赶到,她这才得脱大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