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辉瑞的动作越来越大。他们不仅在媒体上大肆抨击我们的项目"缺乏创新性",还开始游说其他制药巨头联合抵制我们的平台。
“看看这个,”李玥宁把平板递给我,上面是辉瑞CEO在CNBC的采访,“他说我们的技术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危及病人安全。"
我冷笑一声:“典型的危言耸听。他们害怕的不是安全问题,而是我们可能打破他们的垄断地位。"
正说着,薄颜匆匆走进办公室:”刚收到消息,强生和诺华也发表声明,说要‘谨慎评估’与我们的合作。"
这倒是意料之中。医疗科技行业的巨头们一向抱团取暖。但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应对方案。
"让公关部发布那份临床数据报告,“我对江瑾说,”另外,约一下《金融时报》的记者,是时候让大家看看真相了。"
报告很快在业内引起轰动。我们用详实的数据证明,开放创新平台不仅能确保安全性,还能大大提高研发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更重要的是,我们拿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通过平台协作,一家以色列实验室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治疗罕见病的新药,成本只有传统方式的三分之一。
"华尔街的分析师开始转向支持我们了,"薄颜看着最新的研究报告说,"他们认为我们的模式代表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但辉瑞显然不会轻易认输。就在我们准备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前一天,他们突然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
"他们说我们的核心算法涉嫌抄袭!“江瑾气得直跺脚,”还说有内部员工作证。"
我和薄颜对视一眼。这招够狠,直指我们的命门。如果算法被证明是抄袭的,不仅项目要完蛋,整个公司都会陷入信任危机。
"查,"我沉声说,”把所有研发记录都翻出来,一定要找到真相。"
团队连夜工作,终于在天亮前发现了蛛丝马迹。所谓的"内部员工"居然是辉瑞去年挖走的我们一个初级程序员。而他声称被抄袭的代码,实际上是我们两年前就已经申请专利的技术。
"这是在自掘坟墓,“薄颜露出难得的笑容,”要不要来个反击?"
我点点头:"查一下这个员工在辉瑞的所有项目记录。如果他把我们的技术带过去了..."
果然,很快就发现辉瑞最新的几个项目都用了类似的算法。这下轮到他们坐蜡了。
但我没有急着曝光这个发现。相反,我约见了辉瑞亚太区的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