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消息的这几天,王宪可真没闲着,今天第一件事就是以总兵府的名义买米。
前天码头上的杀人事件闹的沸沸扬扬,可是对于敏感的商人可是一个巨大的心理挑战。
临清的各大粮商在接到总兵府的请帖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到了总兵府门口候着,不要看他们这些人背后有关系、家族有实力、手里有银元,但是在临清这个地界上,说了算的人姓陈。
若说临清最大的粮食贩子,只能是一家,那就是曲阜孔家。且不说曲阜周边全是孔家的田地不用交税,更是孔家的关系在运河上下都吃的开,而山东这段又是漕粮北上必经之路,河南漕运的分界线。
“孔员外,您知道陈侯爷叫咱们来有什么事儿么?”几个粮商都围绕着孔公庆问。
孔公庆是孔家五十八代孙,是临清孔家生意的大管家,之所以别人叫他员外,是因为他身上有一个礼部员外郎的从五品虚职,正统七年,为缓解朝廷西征财力不足,明英宗朱祁镇下旨,全国各大家族捐银100两就可以得一个员外郎的虚职,享受官员品级礼遇(可以乘坐轿子,见官不用跪)作为孔家生意掌舵人之一的孔公庆不是读书的材料,可是有钱,当即给自己捐了一个员外郎的官职。
加上自己是孔家外房的身份,让其在商场上无往不利,将孔家的生意迅速从一点点变成了亿点点。
“当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孔公庆当然知道是什么事情,可这些泥腿子凭啥从自己这里知道消息。
就在这时,总兵府衙门大门开了,里面的亲兵出来邀请诸位商会的大佬们到二堂议事。
众人来到总兵衙门的二堂,没见到陈豫,却见一个少年坐在主位上喝茶。
这位少年正是王宪,王宪见众人进来了,就安排诸位入座。
待到诸位入座之后,王宪开口说话了。“原本是陈伯打算亲自接待诸位的,可是他临时有事就只好安排我来跟大家谈。”
诸位连忙说道,不敢不敢,伯爷日理万机,能进总兵府就已经是对他们的恩典。
他们可是不知道,平江伯是真的有事出去了,朝廷派徐有贞治理沙湾(阳谷县张秋镇)的黄河决口,他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征召来的徭役给放回家了,景泰帝不放心,就差遣平江伯去看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王宪开口就是自我介绍:“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做王宪,从京城里来,今日与诸位讨论买粮之事,买砖之事,买地之事。”
孔公庆心里咯噔一下,别人不知道这位王宪的底细,他可是知道,前几天的倭国三百人说杀就杀了,如今朝廷可一点责怪的旨意都没有下来,通天的本领啊。
他当即开口表示全力配合。周边的人见孔家都立刻表示配合。
“诸位也都听说了,朝廷要治理黄河决堤,要遣京营五万到东平洲参与渠道修筑,需要筹措一笔米粮来做军需,如今临清米价是一银元5石,京城米价是一银元4石,我则按照银元4石的价格给你们结算,5万石运到邹平县,15万石在临清县,15万石在东平洲,5万石在东昌府,合计40万石的陈粮,这里我付现银10万银元,诸位分派一下看看如何认领份额。”王宪可不跟这些人讨价还价,直接抛出了一个市场最高价,让他们分派自己出售的份额。
其中的粮商们听到这个价格,顿时兴奋起来,这个价格下来,赚的可不是一般的多,其中赚的最多的就是临清的十五万石和东平洲的十五万石,临清的十五万石这些人库里就有,东平洲的十五万石可以再从南方调,还省去了临清钞关的税。
孔公庆问道:“敢问王公子,如此条件可有什么限制?”他可不想跳进坑里,跟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公子对上,但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银子从身边流走。这笔买卖下来若是能拿下其中的一半,今年的利润也会是去年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