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
贾思勰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陷入了沉思。
他作为农业方面的专业人士,并写了《齐民要书》这一部推动农业的巨着,他有着自己的判断。
在他看来,如果天幕城的土化肥真的有作用的话,那将会让所有的百姓受益。
而如果直接使用草木灰和骨头,也能够让庄家增产的话,那也可以使用。
至于腐烂植物的根部,在贾思勰看来,完全可以稀释这两种物质,以达到不伤害根部让粮食增产的作用。
随后他的学说被推广了起来,无数的百姓琢磨了一下觉得很有道理,他们决得明年开春之后实验一下。
他们不求自己的粮食如后世一样高产,只求那些粮食能够多一点点,让他们能够吃一顿饱饭。
宋朝。
沈括看了天幕上的评论,他拿起了手中的纸笔,把这些内容记录了自己的《梦溪笔谈》。
虽然这些东西在天幕上已经播出,被天下的百姓所知,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人就会忘记,甚至有些人会质疑,而他写到自己《梦溪笔谈》当中,就希望他能够证明这些东西的作用以及副作用。
同时他开始重点关注,钾磷到底是什么,就因为草木灰与骨头里面含有少量的成分,不能够让粮食大量的高产,如果有办法让土地大量的拥有这两种成分,那是不是产量就会像后世一样?
明朝。
徐光启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陷入了无尽的沉默。
他这个时候,大明正是灾难不断的时候,无数的百姓等着一口粮食救命,如果天幕上的方法真的有用的话,他相信当今陛下必定会去实施。
就算有后果,也会让他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毕竟这个时代,能多一口粮食,就能多救活一条人命。
而且当今陛下是一个勤奋的主,希望自己能够力挽狂涛,实现大明的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