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倭国有大量财富的消息开始在魏国传播

没过多久在魏国当中也开始流传起来关于有人在的倭国获得了巨额财富的传闻,而这样的消息在开封城内迅速蔓延开来。

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魏国的各个角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许多势力开始按捺不住他们纷纷派遣自己的亲信和手下,秘密前往倭国试图探查这些传闻背后的真相。

与此同时魏国朝廷内部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大臣们的心思开始变得躁动不安毕竟面对巨大的财富诱惑,很少有人能够保持不动心。他们中的许多人纷纷向皇家政务处理处递交奏折,强烈建议魏国应该对倭国采取相应的行动。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从其他国家获取了关于倭国财富的确切消息,他们坚信这些消息的真实性。若魏国不采取行动那么难免会错失良机,导致倭国的财富落入他国之手,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对于魏国来说,如果能够成功获取这些财富,无疑将极大地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而作为魏国的朝廷大臣,他们自然也能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

特别是那些背后没有强大家族支持的官员,他们深知自己的家族力量不足以单独前往倭国获取财富,因此他们更加依赖于魏国这个强大的国家机器来实现他们的目标。在他们看来这不仅是一个提升个人地位和财富的机会,更是为国家谋取长远利益的重要举措。

然而魏国当中的这些家族势力和朝廷大臣都不知道,倭国有着大量财富的消息就是魏国的皇帝楚凡让沧澜女帝故意泄露的,而对于魏国的这些大臣的反应楚凡早已料到,他正是想借此机会让这些世家势力和这些朝廷大臣主动请命出兵倭国。

毕竟,如果楚凡自己宣称倭国之上藏有丰富的财富,这无疑会激起魏国中那些有权有势的世家大族的怀疑和抵触情绪。

他们可能会认为楚凡所言不过是虚假之词,仅仅是为了寻找一个攻打倭国的借口。在他们心中,甚至可能会揣测楚凡出于何种不可告人的私心,才会如此渴望侵略倭国。

然而,如果楚凡通过外部渠道散布消息,让这些世家大族通过他们自己的情报网获得这样的情报,那么他们就会更加相信自己所获得的情报是可靠无误的。这样一来他们就可能主动提出请求,愿意参与其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楚凡真实意图的质疑和不信任。

毕竟有很多人就是这样你直接告诉他们真相,他们反而不信,而自己家族当中安排在外面的人探查到的消息他们则会深信不疑。

当朝廷大臣再一次的聚集在皇家政务处理处的时候,楚安平对着前来请求派兵前往倭国获取财富的大臣们微微一笑,轻声道:

“诸位大人稍安勿躁,出兵一个国家并非小事,我们皇家政务处理处也住不了主,这件事情需要上报陛下,待陛下做出决断。不过,诸位的心意,我已明了。待陛下圣裁,必会权衡利弊,确保我魏国利益最大化。”

其实楚安平是魏国当中少数知道楚凡的计划的人之一,而现在这些朝廷大臣急切的请战的心态,正中楚凡下怀。

楚安平在安抚好了这些大臣后,就前往皇宫向楚凡汇报了大臣们的请战情况。楚安平知道对于灭掉倭国的计划也可以进行下一步了,他深知现在正是陛下为这件事完成最后的布局的时候。

楚安平来到皇宫当中对着楚凡恭敬地行礼,低声道:“陛下,现在魏国的世家大族和朝廷大臣们都已经得到了倭国存有大量财富的情报,他们都纷纷的请求出兵倭国,希望魏国也能够在倭国分得一杯羹。”

楚凡这个时候本来还在和穆熙等人在御花园当中打着麻将,只不过现在事白天楚凡和穆熙等人并没有因为输掉而受到惩罚,而听到楚安平的汇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嘴角微微上扬,轻声回应:

“现在还不是攻打倭国的时候,你去找几个倭国人,不管不用什么办法,让他们在开封城当中做出一副现在倭国被其他国家去倭国疯狂抢夺财富的势力压迫的样子;

然后让他们在开封城当中四处散布消息,说现在的倭国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急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解救他们。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魏国当中的那些势力更加相信倭国财富的真实性,还能激发民众的同情与支持,为出兵提供道德正当性。届时内外合力,魏国出兵将顺理成章。”

楚安平也没有想到陛下竟然能够想到这样的妙计,心中不禁暗自佩服。楚安平恭敬的回答道:“陛下真是算无遗策,臣即刻去办。待消息传开,必能引发群情激奋,届时出兵名正言顺,倭国财富唾手可得。”

楚凡却是开口说道:“六爷,对于那些朝廷大臣你就和他们说,朕会在两天过后举行早朝,亲自召见朝廷大臣们一起商议此事,让他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朕会做出合适的安排的。”

楚安平领命退下,而楚凡又继续和穆熙等人开始了麻将桌上的战斗,柳如烟看着楚凡处理朝政事务都是如此的随意,不禁暗自感慨楚凡的心机和手段,真是深不可测。

楚安平在回到皇家政务处理处过后,把楚凡即将在两日过后召开朝会的消息告知正在皇家政务处理处等待的朝廷大臣们,在得到了这个消息后,这些大臣们也知道陛下有着自己的计划,便不再多言,各自回到自己所属的部门开始着手准备相关事宜,确保自己的家族或者自己所在的朝廷部门能够在这件事情当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而就在当天晚上,原本因为楚凡这个魏国的皇帝陛下即将举办婚礼使得十分喜庆热闹的开封城当中,出现了一些不合时宜的声音,一群穿着十分破烂的倭国人,自称是从倭国逃难而来;声泪俱下地讲述倭国被其他国家势力压迫的惨状,引得魏国百姓的同情与愤慨,纷纷议论魏国应伸出援手。消息迅速传遍全城,民众情绪高涨对出兵倭国的呼声愈发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