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进入大殿,便觉得气氛异常,虽然嬴政暂时控制住了怒火,但赵高的眼神让他明白事情不简单。
“朕看了你们的条陈,关于开凿河渠一事,朕以为方略甚好,可以施行。”嬴政尽可能平静的说道,“你们为何对百越的地形、水文如此熟悉啊?”
“比起史禄的勘查来说的更加清晰,就连应对之策也甚是精当,令朕有些诧异。你们说说是什么原因?”
蒙恬为人光明磊落,并不愿意占他人之功,他拱手答道:“陛下,有关开凿河渠的条陈虽是我们军机署所拟,但主要构想均来自于李信,我与冯毋择都十分认同,只是增添修改了一些细节而已,并无太大的贡献。”
“哦,李信?朕记得你虽曾伐楚,但并未深入百越之地,怎么会有这番见识?”
“陛下,末将麾下来自楚地的士卒不少,有好几个曾经跟随父兄前往百越与其通商,记下了沿途的山川地貌。”
“自从年前陛下发兵征讨百越,末将深知这是关系大秦国运之战,断不容有失,于是便召集这些人详细询问了五岭的地形。”
“关于开凿河渠贯通湘水、漓水可能面临的困难,也是末将根据地形,借鉴郑国渠、都江堰的经验,自己琢磨出来的。”
“末将自知纸上谈兵终是浅薄,一直没敢向陛下、上将军呈上,就是怕误导了陛下的征剿方略。”
这番话说的合理合理,嬴政点了点头,说道:“虽然不在其位,但能谋其政,甚好!你说呢,上将军?”
王贲没想到嬴政问自己,略略一顿,便从容答道:“李信以往用兵过于冒进,现在看来倒是有些进步了,懂得未雨绸缪的道理。”
“不过,李信所提的这些策略终究还是要靠史禄验证之后,方可施行,陛下的旨意之中也应写明这一条,以免贻误军机。”
“这是老成谋国之言!”嬴政赞道,“但李信能够在此之前便有所准备,可见心思未曾远离国事军务,算得上是有心人了。”
“朕看了这些对策,不管实施结果如何,单看铧嘴、大小天平,以及水流弯道的设置,便觉得其甚是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