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何士来以雷霆之势肃清朝堂隐患后,京都仿佛被一场暴风雨洗礼,虽人心惶惶,但秩序竟也在这铁腕之下逐渐安稳下来。那些往日仗着丞相李橓与摄政王李天佑撑腰、在朝堂上肆意妄为的官员们,此刻都收敛了行径,噤若寒蝉,整个朝堂的风气为之一变。
女帝李芙蓉端坐于龙椅之上,看着焕然一新的朝堂,心中感慨万千。她深知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何士来的果敢与决绝,若不是他当机立断,以命相搏,只怕此刻自己与腹中的孩子早已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这江山社稷恐怕也要被那等奸佞之人搅得乌烟瘴气。
于是,在朝会之上,李芙蓉凤目含威,扫视群臣,朱唇轻启,声音清脆而坚定地宣布:“今何士来护国有功,稳定朝纲,其功至伟,朕特加封他为定北王,赏黄金千两,绸缎万匹,望众卿家以他为楷模,忠君爱国,共保我大炎江山。”
此言一出,朝堂之下一片哗然。有大臣面露惊愕,显然未曾料到女帝会给予如此厚重的封赏;也有部分官员心中虽有不甘,却也不敢在此时表露分毫,只能暗自咬牙,低头不语。
何士来闻听此言,亦是微微一怔,他本就一介武夫,征战北疆、守护家国不过是尽分内之责,从未想过要这等荣华富贵与尊荣高位。但此刻,君命难违,他撩起衣摆,单膝跪地,抱拳行礼,沉声道:“臣何士来谢陛下隆恩,定当肝脑涂地,不负圣望。”抬起头时,他的目光与李芙蓉交汇,二人眼中皆有千言万语,却又碍于朝堂众人,只能将这深情与默契暗藏心底。
加封之后,何士来并未沉醉于权力的光环之中。他深知,自己此番作为,本意并非揽权,而是要将朝堂上被李橓与李天佑等人篡夺的权力,重新交还到女帝手中。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凭借着在北疆积累的威望与人脉,对朝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
他先是联合镇北大元帅李天铭,彻查朝中官员的贪腐行径。那些平日里与奸商勾结、中饱私囊,或是收受李橓等人贿赂、为其大开方便之门的官员,一个都没能逃过他的法眼。证据确凿之下,何士来毫不手软,将这些蠹虫一一清理出朝堂,还百姓一个清明吏治。同时,他重新梳理了朝政流程,废除了诸多不合理的旧规,让政令得以更加顺畅地传达与执行,使得女帝的旨意能够毫无阻碍地贯彻到每一个角落。
在军事上,何士来将定北军的训练之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其他军队,提升了整个大炎军队的战斗力。他还对京都的防御体系进行了优化,加固城墙、增设了望塔、囤积粮草兵器,让京都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朝堂之上的权力渐渐回归到正轨,李芙蓉的政令愈发畅通无阻,她处理朝政也越发得心应手,尽显女帝风范。
看着朝廷日趋稳定,李芙蓉也在朝堂上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将国事料理得井井有条,何士来心中满是欣慰。然而,在这夜深人静之时,他却常常陷入沉思。自己本是北疆的将领,驰骋沙场、保家卫国才是他的归宿,如今朝堂局势已定,他反倒觉得有些无所适从。况且,他深知朝堂之上波谲云诡,虽暂时安稳,但保不齐日后又会有新的纷争与暗流涌动,他实在不愿卷入这无尽的权力漩涡之中,让自己与李芙蓉之间纯粹的感情也蒙上权力的阴影。
终于,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何士来身着一袭素袍,步入后宫,求见李芙蓉。李芙蓉听闻他前来,心中欣喜,连忙命人将他引入寝宫。
寝宫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二人的身影。何士来望着李芙蓉日益隆起的腹部,眼中满是温柔与关切,良久,他深吸一口气,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陛下,如今朝廷已然稳定,您治理有方,诸事顺遂,臣看在眼里,喜在心中。臣想……臣想辞掉所有职务,前往草原。”
李芙蓉原本含笑的面容瞬间凝固,眼中满是惊恐与不舍,她霍地站起身来,身形微微颤抖,声音带着几分颤抖与急切:“你说什么?你要辞去所有职务?我不批,绝对不批!”说着,她几步走到何士来面前,紧紧抓住他的双臂,仿佛一松手他就会消失不见。
何士来见状,心中一阵酸涩,他轻轻握住李芙蓉的手,试图安抚她的情绪:“陛下,您且听臣说。臣本是粗人,只适合在北疆的草原大漠上纵马驰骋,冲锋陷阵。如今朝堂安稳,已不再需要臣整日周旋其中,臣留在此处,反倒怕给您招来更多麻烦。”
李芙蓉眼中泪光闪烁,她拼命地摇头:“不,你错了。若不是你,何来这朝堂的安稳?何来我与腹中孩子的平安?你若是走了,我该怎么办?这朝堂之上,虽表面平静,可暗地里仍有不少人对我心怀不满,你一走,他们定会卷土重来。还有,我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孩子出生后,若没有你在身边,他又怎能感受到完整的父爱?你忍心抛下我们母子吗?”说到此处,泪水已夺眶而出,顺着她娇美的脸颊滑落。
小主,
何士来心中亦是痛苦万分,他怎舍得抛下这心爱之人与未出世的孩子?可他又深知朝堂的复杂,他不想让李芙蓉陷入两难的抉择,既要顾全他,又要防备朝堂上的明枪暗箭。他长叹一声,将李芙蓉轻轻拥入怀中,像哄孩子一般轻声说道:“陛下,莫要哭了,哭多了伤身子,对孩子也不好。臣只是不想让您为难,不想让这朝堂的纷争再波及您与孩子。”
李芙蓉靠在他的怀中,抽泣着说道:“你若真为我着想,就莫要再提离开之事。你知道吗?自从知晓有了孩子,我每日都在担忧,既怕朝堂不稳,又怕你在北疆有个闪失。如今你好不容易回到我身边,我怎能再让你离去?我们说好要一起守护这江山,守护我们的孩子,你怎能食言?”
何士来听闻此言,心中满是愧疚,他松开李芙蓉,看着她的眼睛,郑重其事地说道:“陛下,臣从未想过食言。只是臣担心,臣的存在会成为他人攻击您的把柄,臣不想因为自己,让您与孩子陷入危险。”
李芙蓉抬手轻轻擦拭眼角的泪水,眼神中透着坚定:“你无需担忧这些。有你在我身边,我才有底气面对这一切。至于朝堂上的那些人,若他们敢有异动,我定不轻饶。你忘了,如今你是定北王,手握重兵,又有诸多将士的拥护,他们轻易不敢造次。”
何士来微微皱眉,依旧有些犹豫:“可臣终究是武将,不擅权谋,怕日后给您添乱。”
李芙蓉轻轻一笑,笑容中虽有泪痕,却也透着几分自信:“无妨,朝堂之事,我自会料理。你只需在我身边,护我与孩子周全,必要时给我出出主意即可。我们夫妻携手,还有何事不可为?”
何士来望着李芙蓉坚定的眼神,心中的犹豫渐渐消散。他知道,自己这一生,注定与这个女子紧紧相连,无论是出于爱情,还是责任,他都无法弃她而去。他再次将李芙蓉拥入怀中,轻声说道:“陛下,臣明白了。臣愿一生一世守在您与孩子身边,不离不弃。”
李芙蓉破涕为笑,靠在何士来的怀中,感受着他的温暖与力量。此刻,他们深知,未来的路依旧充满挑战,但只要彼此携手,就一定能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与江湖中,守护住属于他们的幸福与江山。
此后,何士来彻底放下了离去的念头,他以定北王的身份,尽心尽力地辅佐李芙蓉。在朝堂上,他为李芙蓉出谋划策,抵御外敌;在后宫,他陪伴李芙蓉,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而他们的故事,也在大炎的土地上流传开来,成为人们口中一段传奇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