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杨忠良余波

南明义军 随笔道人 1091 字 1天前

京师。

自从孟浚南巡回京后,京城的气氛有些诡异,而究其原因,便是杨恩之叔,杨忠良一案。

杨忠良以及被判死刑的四十八人,一律被移送京师,在孟浚的严令下,各部堂官,一律观刑。

在青鸾卫的密报中,言杨恩亲眼目睹其叔被斩后,已经连续三日告病,而在密报中还称杨恩在府中,日益憔悴。

孟浚坐在书房之中,手中拿着这份密报,神色平静却又透着几分追思。

一旁的孟必安轻声说道:“陛下,杨恩毕竟是杨忠良之侄,其叔虽犯国法,但其有哀戚之色,也是人之常情啊!”

孟浚将密报放在桌上,叹了口气,才缓缓道:“有时候,朕真想像昏君一样,任人唯亲,遥想当年,慕德与朕那是何等的亲密,朕何时想过,有朝一日,朕会下令,让他亲自观刑,斩杀其叔。”

孟浚此时忽然间有些担忧,天子一人独治天下,若是一个臣子深得皇帝的喜爱,那么或许这个臣子的家眷犯下大罪,孟浚都有些怀疑,后世的君主,是否会像自己一样,不留情面。

只是想到了这,孟浚却有些感慨,这种事,已经超出了自己所能解决的能力,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

孟浚不觉的叹息了一声,未来之事,他看不到,也管不了,朱元璋的制度定下了一堆,结果真正执行到明亡时,又有几条呢?

听到了孟浚的话,孟必安微微一怔,这些年,天子威权日重,平日里少提及与臣子之间的旧情,今日这般感慨而发,由此可见,皇帝还是念旧情的。

孟必安闻言,轻声道:“陛下心怀天下,以国法为重,杨大人与陛下往昔情谊深厚不假,但杨忠良犯下的罪行不容姑息,陛下令群臣观刑,也是在告诫臣子,不可再犯。”

孟浚站了起来,走到了殿外,目光望向远处的宫阙,喃喃低语道:“朕并非无情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