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双喜临门

两宋传奇 东方唐宋 2110 字 21天前

种雪坐了下来,张明远微微一笑。二人如此,被姚月看在眼里,本想撮合二人,无奈张明远一直婉言谢绝,姚月也不好再说什么。

费无极看了种雪绯红的脸庞,便打趣道:“我记得那嵬名白云在贺兰山下说过,那句话我忘记了。”

张明远对此却记忆犹新,便喃喃道:“她说,‘爱一个人好像贺兰山的雪不会融化,恨一个人,也好像贺兰山的雪,不会融化。’这话很是奇怪,许多人不能明白,不过那‘心有灵犀一点通’者,自会心领神会。”此言一出,种雪愣了愣。

种浩和姚月对视一笑,点头赞许。种雪也素闻这句话,如今听张明远脱口而出,倍觉为之动容,可惜张明远这些年行走江湖,对自己并不以男女对待,而以兄妹相称。这让种雪又爱又恨,不能自已。随即埋怨的眼神,射向张明远,低下头去,叹息不已。

子午四人自然看在眼里,都面面相觑,一言不发,早听扁头和阿长两位师伯提及,故而都为张明远感到惋惜,也不能理解。但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他们这些晚辈哪里能明白张明远的心之所向,故而都沉默寡言,只顾谈笑风生罢了。

听了两个好消息,众人喜上眉梢,连连道喜。种浩实乃人逢喜事精神爽,马上摆上一桌,众人在后院荷花池亭台楼阁之间,吃起酒来。时有亲戚朋友前来送些礼物,种浩权且收下,以待日后一一答谢。

管家虽说已是知天命年纪却也精神抖擞,忙前忙后,为种浩喜事奔波忙碌,一把年纪也是不辱使命,越发红光满面,喜乐无比。好似了却一件心事,原来是替种师道夫妇感到喜乐无比。毕竟看着种浩长大成人,好似自己的亲人一般。

几个蹴鞠小子与种浩是同乡,自小玩耍在一起,此时此刻也喜气洋洋前来忙忙碌碌,好似自己的喜事一般。原来他们早已生子,只有种浩算是大龄男儿不曾生子,这京兆府上上下下,许多姑娘都想做种浩的小妾,种浩却并不动心。姚月也几次三番给物色,但京兆府许多姑娘都觉得种浩眼高,上门提亲的也是裹足不前。与老夫人尹氏生前交好的一些老太太也来说媒,可种浩已有心上人,自然一一谢绝,不在话下。

素日风流倜傥,威风凛凛,在京兆府走来走去的种浩,这几日也不大走动,只盼望把小妾娶进府内,早日传宗接代,生儿育女。这小娘子是自家亲戚,一起玩耍长大,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生的貌美如花,如花似玉,樱桃小口,纤纤玉手,柳叶弯眉,婀娜多姿。这不算什么,居然吹拉弹唱,诗词歌赋,也是样样精通。好似京兆府的李清照一般,人称“小清照”,和自家妹妹种雪有的一比。

种浩乃是翩翩男儿,谦谦君子,通身的气度不凡。这小娘子叫做种容,乃是叔父种师中的女儿,也是貌美如花。如今结为连理,自是京兆府一段佳话,广为流传,世人皆称之为郎才女貌,正当绝配。种浩如今为何气度不凡,容貌大变。这也是一桩奇事。

种溪当年容貌甚伟,如今却变得有些不大俊朗,稀疏胡须,脸色微暗,如若不是人高马大,便没了人样。种浩当年平平无奇,如今却模样大变,越变越好看。真真好似换了一张脸。

种溪和那嵬名白云的婚事本该早早办妥了,偏偏宋徽宗等人棒打鸳鸯,加以阻挠,便不了了之。多少个日日夜夜种溪都思念着嵬名白云,在图画院也是心不在焉,时常闹出不少笑话,只因心神不宁,常把墨汁当茶水喝,弄得满嘴都黑。

那嵬名白云也在西夏兴庆府以泪洗面,肝肠寸断,常寝食难安,走在湖边目光呆滞,一坐就是一下午,直到黄昏时分,一轮红日,扑面而来。

如今宋徽宗密谋,又促成这段婚事。种溪自然倍感意外,多日的相思之苦总算如释重负,不由神清气爽。宋徽宗本要种溪在东京完婚,可赵香云得知后,又与武连飞鸽传书商议此事,武连告诉了张明远、费无极、种浩实情,众人不好决断,等着种师道从延安府归来,再做计较。

种师道回到京兆府,与张明远、费无极商议后,让武连联络赵香云,务必让宋徽宗改弦更张。在赵香云的一再劝说下,宋徽宗答应种溪可以回京兆府完婚,种溪对赵香云感激不尽,马不停蹄赶回京兆府来。一路上纵马狂奔,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