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奕山:满清武官的荣辱的一生

一、早年经历

奕山的早年经历始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五月初一日,这一天,他出生于一个满洲镶蓝旗的贵族家庭。作为清朝宗室成员,奕山自幼便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与家世带来的各种便利。他的仕途始于道光元年(1821年)二月,此时他被授予三等侍卫的职位,这标志着他正式步入了清廷的官僚体系之中。短短三年之后,即道光四年(1824年)三月,奕山又被提升为二等侍卫,显示出他在仕途上的快速上升。

然而,真正让奕山在清廷中崭露头角的是他参与平定张格尔叛乱的表现。道光七年(1828年)闰五月,他因为在这场重要的军事行动中的杰出表现而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被赏赐为头等侍卫。这一时期,奕山开始在军事领域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并逐渐获得了皇帝的信任与重视。

随着他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奕山的职务也相应地得到了调整与提升。道光十年(1830年)九月,他被派遣前往伊犁地区,这是他首次远离京城,担任实际的军事指挥任务。接下来的几年中,奕山的职务频繁变动,但每一次调动都意味着更高的责任与更大的权力。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月,他被任命为武备院卿,并在同年十二月成为了伊犁领队大臣,负责该地区的军事防御工作。

到了道光十五年(1835年),奕山的职位进一步升迁,先是被授予伊犁参赞大臣,接着在同年四月又被任命为正红旗护军统领。这一连串的职务调整,不仅体现了朝廷对他能力的认可,也反映了他在处理边疆事务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道光十七年(1837年)五月,奕山被调任为正蓝旗护军统领,并在同年十月代理伊犁将军一职。这个位置赋予了他更广泛的权力,包括军事指挥与地方治理。随后,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四月,他正式被任命为伊犁将军,并在同年闰四月兼任正红旗汉军都统,成为当时清廷在西北地区的重要将领之一。

然而,奕山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道光二十年(1840年)三月,他被召回京城担任其他职务,直到同年九月,他才被授予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学习行走以及管理行营事务大臣等多个重要职务。紧接着,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他又被正式任命为御前大臣

二、广东抗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奕山作为清廷派遣的靖逆将军,肩负起了抗击英军的重任。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他被委以重任,统率来自川、鄂、湘、滇、黔、桂、赣等省份的大军共计人,前往广东地区对抗英军。当时,人们对这支庞大的军队寄予厚望,认为其势如“泰山压卵”,而奕山本人也豪言壮语,声称要让“逆夷片帆不返”。

然而,实际情况远比预想复杂得多。随着英军步步紧逼,先后占领了香港、攻破了虎门,并逼近广州城下,奕山的态度逐渐转变。面对英军的强大攻势,他开始表现出畏敌情绪,甚至在行军途中就表现出妥协意向。当他刚刚越过梅岭古道,即下令传谕英军,表示愿意代奏允许通商的要求。抵达曲江后,奕山更是奏称,如果拒绝通商,英军可能会全力攻城,从而导致广州的更快失陷。

抵达广州后,奕山听从了参赞大臣杨芳的意见,采取了“不可浪战”的保守策略,甚至在处理日常事务时,首先考虑的是购买洋货。与此同时,广东当地的军民要求积极抗战,但奕山却怀疑这些民众,称他们为“汉奸”,称广东军队为“贼党”,并将广东的问题归结为内部不稳定,而非外部侵略。他提出了“防民甚于防寇”的错误方针,拒绝采纳林则徐提出的动员爱国军民共同抵抗敌人的建议。

在军事行动上,奕山的表现同样令人失望。尽管其亲信建议必须通过作战来确保军饷报销和功勋申报,但奕山的夜袭英舰计划仓促且缺乏周密策划,最终导致了清军的失败。英军借此机会反击,占领了广州城外的所有炮台,并开始对城内进行炮轰。在这种情况下,奕山慌不择路,决定投降,并于四月初七(5月27日)派广州知府余保纯与英方代表义律签订了《广州和约》。根据条约,清廷需支付600万元作为“赎城费”,并同意撤军六十里以外,不得重新武装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