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太子,简化文字等于废传承

想让他们守旧的观念,一下子转变过来,简直不要太难!

“太子,微臣愿死谏,我华夏文化传承了数千年,每一个字都是有无数先辈的心血。”

“自仓颉造字以来,我华夏文字能够有如此成就,实乃是无数先辈的功劳。”

“岂可简化。”

“一旦简化,我大明百姓如何阅览古籍,如何理解古籍中先贤的理念!”

“此举,岂不就是将我华夏文明的瑰宝全部都丢弃了吗?”

有大儒,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厉声喝道。

“太子,还请收回成命。”

“太子若不同意,臣等宁愿跪死在奉天殿上!”

大部分儒生,纷纷高呼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你们就跪着听!”

“首先简化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在民间已经出现了一些形体简单的字,被称为“简体字”、“俗体”或“破体”。这些字由于未必符合汉字的六书系统!”

“所以并未被历朝历代大行推广!”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俗字在民间逐渐普及!”

“其次,你们知道为何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反观为何狂草无法形成主流文体!”

“从仓颉造字,到如今,汉字一直在演变,每一种字体的改变,那都是朝着简化的过程去的。”

“现在让你们去辨认甲骨文,你们又有多少人能够完全认识。”

“汉字一直在变,只不过是历朝历代从未将其正视起来,仅仅是在缓慢的演变过程!”

“南北朝时期的碑刻中已经出现了简化字,到隋唐时期,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

“汉字早期已产生简化字,从殷商甲骨文开始,汉字就朝着“删繁就简”“避难趋易”的方向发展。”

“即便让你们现在去阅读先秦时期的书籍,你们真的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吗?”

“别的不说,以山海经为例,你们看的版本有多少版本是原版?大部分看的都是经过后人批准的版本。”

“最后,你们有基础,有家底,能够学习,能够做到五谷不分,四肢不勤的去学习,可普通百姓如何学习?”

“为了提升我大明的识字率和教育发展,简化字是应对时代发展潮流之举!”

“这可不是想当然提出来的,而是汉字一直在演变!是大明千千万万百姓们的需求!”

朱高炽,沉声道。

这次倒是未曾责骂这些儒生,这群老古董有些时候说的的确有道理。

简化汉字,一定程度上,是导致了无法看懂古籍。

但为了普及教育,让大众都能学习到知识,简化文字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