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缘由众多,一来呢,临淄与东莱之间相隔甚远,那可是春秋时期啊!彼时交通极为不便,信息传递更是困难重重。道路崎岖不平,车马行进缓慢,要跨越如此漫长的距离实非易事。
二来嘛,那些被挑选出来充军的底层士卒们,皆出身于社会最底层,多是些年轻的农夫和渔民罢了。
他们终日为了能填饱肚子而辛勤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或是风里来雨里去,生活已然艰辛无比,又哪有多余的钱财可供其外出远行呢?
每日的忙碌只为求得一口果腹之食,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因此,对于这些士兵而言,此番出征前往临淄,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经历,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此时,马车上伙伴们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各种话题,声音此起彼伏、嘈杂不堪。然而,在这喧闹之中,唯有子文龙静静地站立着,双眼凝视着那高耸入云、足有三丈之高的雄伟临淄城墙。
他一动不动地坐在马车内,仿佛与周围的世界隔绝开来。阳光洒落在他身上,勾勒出一道修长而坚毅的身影,但他的心思却全然不在这美景之上。此刻,他的脑海中正飞速地盘算着刺杀齐景公之后逃离临淄城的种种可能性。
从城门突围?不行,那里必定守卫森严,难以突破。那么翻墙而出呢?城墙如此高大坚固,又没有合适的工具和助力,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子文龙一边思考着,一边暗自摇头否定了一个又一个想法。
同时,他还在仔细斟酌着可能的逃跑路线。是选择人迹罕至的小道,还是混入熙熙攘攘的人群?
每一种选择似乎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但他知道,一旦决定动手,就必须要有周全的计划和应对方案,否则稍有差池,不仅自己性命难保,还会牵连到更多无辜之人。
“行刺乃九死一生之事,未知王伯等可否已赴临淄乎?”子文龙暗自盘算着。
说实话,他的内心也很矛盾,光他一个人,行刺很难成功。若是有莱子国的遗民来临淄接应他,那自然是好。
不过,自莱子国被灭已经过两三代,很多人已经过上了平民日子,他不想因为复国而把他们重新卷入“刀口舔血”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