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玄机所在

这段时间,陈恪与石镇犟上了,两人在“三院学生报”上各发文章。

石镇大谈敞开怀抱兼容并蓄。

陈恪就说取精华去糟粕。

在这项知识上石镇没有陈恪的见识。

石镇引经据典,陈恪就摆事实讲道理,他将西方各国的神学、犹太教的教义、伊斯兰教文化一一列举出来。

顺便将天竺、倭国、朝鲜等文化浅谈了一番。

于是马里奥等人、横山忍和松鹤仁成为李廉的采访对象,然后报道:“我们为此采访了马里奥神甫、格尼执事、阿蒙执事,他们对直学士的文章不做任何表态。”

“横山忍和松鹤仁的态度却很明确,对直学士渊博的学识深表敬佩......”

这篇报道实话实说,马里奥等人的沉默和横山忍两人的态度,肯定了陈恪文章的真实性。

于是人们知道石镇的敞开怀抱兼容并蓄是错的,他们的文化没有精华。

随后,恼怒地石镇在报纸上称陈恪是“妖人也”,全篇文章细数陈恪的不正常表现,从他讲学开始,至昨天的那篇文章,他知道的太多,这是不正常的,《取其精华、去其糟泊》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陈恪的妖人本性。

而陈恪回了一篇文章,标题就是,“骂人就不对了”。

他欢迎批评,却不接受攻击,最后来一句,“已有谣言说我是蛇妖,石公有拾人牙慧之嫌啊!”

于是大家又知道了,陈恪的绰号以后还会增加,“蛇妖”、“妖人”的后面是什么?

人们期待着。

可石镇却不想给陈恪起绰号了,再一篇文章直指陈恪狂悖,不懂尊老之礼。

在这篇文章中,石镇以老师自居,暗指陈恪与他打擂台,就是不尊师重道。

应对这篇文章,陈恪也写了一篇文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一出,就在举子中引发了巨大反响。

他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他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众举子一致认为他说的对。

这时已是三月初,距离会试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兴京城里集中了上万名举子,还有举子的家人、各路商贾、看热闹的人汇聚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