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冲出图书馆,站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如果我的猜想是真的,那这四年来,我所有的怀疑、争吵、痛苦,都成了一个巨大的笑话!我恨了他四年,猜忌了另一个女人四年,结果,根源可能只是一场他甚至不愿对我言明的疾病?
我必须要证实这一点。
我回到家,陈浩还没回来。我冲进厨房,翻箱倒柜。我找到那瓶我用惯的老抽酱油,仔细看配料表——果然,含有小麦粉!我又看了蚝油、料酒……很多调味品里都含有可能引入麸质的成分。我平时烤蛋糕用的低筋面粉,包饺子用的中筋面粉,都是小麦做的。
而我,天天用这些东西,给他做饭。做了四年。
他每次坐在餐桌前,面对着一桌对他而言可能堪比“毒药”的菜肴,是什么样的心情?他默默地吃下几口,然后忍受着随之而来的不适,还要编造理由离开,去找寻真正能让他填饱肚子又不会生病的食物……
巨大的愧疚和心痛,瞬间将我击垮。我瘫坐在厨房的地上,失声痛哭。
哭了不知道多久,我听到钥匙开门的声音。是陈浩回来了。
他看到我坐在地上,满脸泪痕,愣了一下,随即皱起眉头,语气带着习惯性的不耐和疲惫:“你又怎么了?”
我抬起头,泪眼模糊地看着他,声音颤抖地问:“陈浩,你告诉我……你是不是……不能吃麸质?”
陈浩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那是一种被彻底戳穿秘密的震惊,慌乱,以及……一丝如释重负的苍白。
(四)
长久的沉默。厨房里只听得见我压抑的抽泣声,和他逐渐变得粗重的呼吸。
他终于开口,声音沙哑而干涩:“你……怎么知道的?”
“所以是真的?”我挣扎着站起来,抓住他的胳膊,急切地追问,“你什么时候知道的?为什么从来不告诉我?你知不知道我这四年……”
我这四年是怎么过的?这句话卡在喉咙里,说不出来。比起他可能承受的病痛和隐瞒的秘密,我的猜忌和痛苦显得那么渺小和可笑。
陈浩颓然地靠在橱柜上,闭上了眼睛,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也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搬过来后不久……体检发现的。”他低声说,“开始只是觉得容易累,肠胃老不舒服,没在意。后来有一次体检,查了特异性抗体……才确诊的。”
“那为什么不告诉我?”我的声音带着哭腔,“我是你老婆啊!我可以给你做你能吃的饭!我可以注意所有的调料!你为什么要把我蒙在鼓里,让我像个傻子一样……”
陈浩睁开眼,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痛苦,有愧疚,还有一种深沉的无奈。“告诉你?然后呢?”他苦笑了一下,“让你每天做饭像做化学实验一样,战战兢兢?让你跟我一起,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吃任何想吃的东西?出去聚餐也要先问人家厨师用什么酱油?”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颖颖,你记得你以前多喜欢烤蛋糕、做面包吗?家里总是香喷喷的。自从……自从我们分房后,你再也没做过了吧?”
我愣住了。是的,我曾经很享受在厨房里鼓捣各种面点,那是我放松的方式。但分房后,那种温馨的感觉消失了,我也失去了那份兴致。
“我不能因为我的病,剥夺你的乐趣,把你也绑在我的忌口上。”陈浩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知道我做得不对……我看着你辛苦做好的饭,却没法吃,我心里比谁都难受。我只能找借口离开……我去对门,不是因为你想的那样……”
对门?苏曼?我的心又提了起来。
“苏曼……她也有这个病。她比我发现得早,更有经验。”陈浩解释道,“她那里常备一些无麸质的酱油、面条什么的。有时候我实在饿得难受,或者需要谈点事情,会去她那里蹭一碗能吃的面,或者只是坐一会儿……她理解这种病的麻烦。但我们之间,真的什么都没有。我可以对天发誓。”
原来,那通电话,他急匆匆地出去,是去对门吃一碗……安全的面。而我,却想到了最龌龊的方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你们为什么总是神神秘秘的?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地告诉我?”我还是无法完全释怀。
陈浩叹了口气:“一开始,是怕你担心,也怕麻烦你。后来……后来我们关系变成那样,我更不知道怎么开口了。难道要我冲到你面前说,‘嘿,田颖,我得了这么个怪病,所以不能吃你做的饭,所以才冷落你’?你会信吗?你会不会觉得这是我为了掩盖变心找的荒唐借口?”
我沉默了。他说得对。在那种互相猜忌、冷战已久的氛围下,如果他突然告诉我这么一个听起来有点“稀奇”的病,我的第一反应,恐怕真的不会是心疼和相信,而是更深的怀疑。我会去查证,但过程中必然带着不信任。他选择了最笨拙、最伤人的方式,却也是他当时可能认为的、唯一能维持表面和平和不拖累我的方式。
“那分房……也是因为这个?”我想起他当初说的“打呼噜”。
“不全是。”陈浩的眼神黯淡下去,“确诊后,我压力很大。这种病无法根治,需要终身警惕。有时候不小心误食了,晚上会腹胀、关节痛,睡不好,翻身多,怕影响你。而且……情绪也受影响,容易低落。我觉得自己像个负担……渐渐地,就不知道该怎么靠近你了。”
真相大白。没有狗血的出轨,没有难忘的旧情复燃。有的只是一个男人愚蠢的隐瞒和自以为是的承担,和一个女人在缺乏沟通和信任的真空里,疯狂生长的猜忌。
这四年,我们就像两个在黑暗中摸索的瞎子,互相碰撞,伤痕累累,却都不知道对方也在一片漆黑之中。
“对不起……”我们几乎同时说出了这三个字。
我扑进他的怀里,这四年来第一次,主动抱紧了他。他的身体先是一僵,然后慢慢地、用力地回抱了我。我们都哭了,为这错付的四年,为这荒谬的误会,也为这终于透进一丝光亮的、沉重的真相。
“陈浩,”我抬起头,看着他已经有了细纹的眼角,“从明天开始,不,从今天晚饭开始,我陪你一起吃无麸质餐。我们一起去超市,买你能吃的酱油,买米粉,买玉米淀粉……我们重新学做饭,好不好?”
陈浩红着眼圈,用力地点了点头,把我抱得更紧了。
后来,我和陈浩一起去拜访了苏曼,郑重地感谢她这几年在饮食上对陈浩的“收留”和帮助。苏曼还是很安静,但眼神柔和了许多。她说:“没什么,同病相怜,能帮一点是一点。看到你们和好,我就放心了。” 她似乎也松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一个不必要的包袱。
再后来,我们家的厨房进行了“改革”,开辟了无麸质专区。我开始研究各种无麸质食谱,用米粉、杏仁粉做“蛋糕”,用红薯粉做“面条”。味道虽然和以前不一样,但陈浩每次都吃得很香。他的气色肉眼可见地变好了,人也渐渐恢复了以前的开朗。
那盘红烧排骨,我后来用无麸质酱油和椰子氨基酸重新做了配方。当陈浩夹起一块,放进嘴里,然后对我露出一个久违的、满足而轻松的笑容时,我知道,我们失去的那四年,或许永远无法追回,但我们的未来,终于从一碗“安全”的面的阴影里,走了出来。
而隔壁的苏曼,依旧安静地生活在那里。我们偶尔在楼道相遇,会客气地点头微笑。但我知道,那段因她而起的、充满误会的寒冬,已经过去了。她只是我们人生剧本里一个意外的配角,阴差阳错地见证了主角的迷失与回归。真正的戏,终究是我们自己来演。而生活的滋味,也远不止一碗面的纠结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