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秋收时节,因为之前周玉瑶想要扩建晋阳城,张万和又送来了不少农作物种子,今年晋阳城开垦了大量的土地。
今年是丰年,在周玉瑶的管理下,晋阳城修建了一些水利设施,全年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
面对如此好事,周玉瑶却是喜忧参半。
之前周玉瑶无论怎样到北蛮人的军营前挑战,北蛮人就是坚守不出,现在稻谷成熟了,倘若北蛮人突然来攻,这万顷良田便被糟蹋了。
周玉瑶一面派人密切注意北蛮人的动向,一面则下令士兵赶紧帮着晋阳城的百姓去收割稻谷。
周玉瑶颁布法令,晋阳城百姓每种有一亩稻田,便可申请三个士兵帮忙收割,务必要在北蛮人进攻之前将那些稻谷全部收完。
周玉瑶的法令只颁布了一天不到,就有两万多个晋阳城的士兵被分配下去割稻谷,与此同时,前线的斥候也回报了消息,北蛮人率领着大部队,正向着晋阳城杀来。
周玉瑶听到这个消息,叹了一口气。
“这北蛮人果然还是来了么?”
整个晋阳城的上下都忙活了起来,看北蛮人那个架势,恐怕战争一打起来,城外的那些稻子便要烂在田地里。
周玉瑶赶紧下令,拿出府库里的银钱,到晋阳城中来雇人割麦子,另一边紧锣密鼓的筹备晋阳城的防御工事。
周玉瑶派了一支三千人的轻骑兵部队前去偷袭,为晋阳城抢收稻谷争取宝贵时间,随后又下令,城主府中的所有仆人全部到城外抢收。
周玉瑶派出去的轻骑兵没有抵挡太多时间,北蛮人的大军很快就杀到了晋阳城下,在距离晋阳城只有二十里路的时候,周玉瑶才赶紧下令,所有抢收稻谷的百姓通通退回城里来。
经过好几天的抢收,大部分稻谷都收了回来,但仍有一小部分来不及收割。
周玉瑶站在城楼上,看着那一小片金黄的稻谷,还是叹了一口气。
“公主,北蛮人马上就要杀到城下了,还请公主快回府中躲避,以免被流矢所伤。”
顾坚在一旁劝谏道,虽然周玉瑶俨然已经像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一样,但身为臣子,还是需要提醒周玉瑶一下,尽管周玉瑶从来没听过。
“公主,北蛮人已在晋阳城外十五里下寨,恐怕不日便要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