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每年都在边境实行抢劫,百姓苦不堪言。反倒是能用微不足道的金钱换来长久的和平,这才是最划算的。这些年两国之间贸易不断,这不正是先生所说的民族融合,大家一起相互交流!”赵祯不服气的说道,送点钱不比割地和亲划算?这是朕自损财物,换取黎民苍生的和平与安定。
(用我们现在大部分人的眼光来看,宋朝做的这些事是真烂,在大部分网文里面对宋朝就是诋毁。首先要明白宋朝之前是五代十国的乱世,宋朝在我们看来的那些很烂的事情,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为了避免重蹈五代十国乱世做出的措施。对于这些事情我们没有代入感,所以就是各种吐槽,比如驴车大帝~
你真的能正确的看待宋太宗吗?)
“对对对,对于你们这连燕云十六州都要不回来的王朝来说,能享受几年的和平的确是挺划算的。然后过些年西北的李元昊就脱宋自立了,建立西夏了,又开始跟西夏打起来了。咋滴,好水川之战忘了?定川寨之战忘了?然后又开始议和了,又开始给西夏上供了。反正你们不是给人上供,就是在上供的路上。”程羽说道。
定川寨之战?赵祯想了半天,这是哪场战役?好水川不才战败嘛,要不是遇到你,范仲淹都要被贬谪了。
还没等赵祯询问,程羽就看着李世民说道:“好水川之战,宋朝战败,李元昊那家伙,真是踌躇满志,声称‘朕欲亲临渭水,直据长安’。老李啊,熟不熟悉?”
李世民咧着嘴,这是点自己呢。
“啪!”曹操脸色阴沉,一巴掌重重的拍到桌子上。“这什么狗屁宋朝,怎么又是辽,又是西夏的,是不是谁都能上来打他一拳。”
赵祯瞪了他一眼,你一场赤壁都被烧成啥样了,终其一生也没拿下蜀汉跟东吴,最后家都被司马一族偷了,还好意思评价我大宋,都懒得理你。
“怎么?你这是什么眼神!”曹操紧盯着赵祯,许褚也在一旁蓄势待发,只要曹操一声令下,就直接拿下赵祯。
“朕还不能看你一眼了?”赵祯毫不示弱,你们一个前人不懂本朝的问题,一个后人也看不到本朝的难处,自己要是什么都听他们的,那些朝廷上的士大夫不得翻了天。
“你真是,明知道结局,还不想着怎么改变,跟历史上一模一样,对庆历新政不能支持到底,做事瞻前顾后。上次我还专门给范仲淹说过新政不能太过激进,要一步一步来,找个试点,他还为此专门跟明朝那帮人讨论过新政的问题。咱就说这次应该跟我所知的那次新政有所改变了吧,你还是不能下定决心支持下去吗?”程羽问道。
“没。。。朕这不是。。。”赵祯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不是自己不够坚持,是这些人逼得太紧了,你没处在这个位置,不知道得顶着多少压力,每天上朝全是弹劾范仲淹等人的,就连下朝后也是不得安宁,据传有些地方已经联合士绅大族抵制新政了,军中有些人也开始蠢蠢欲动了,自己真怕还没到靖康呢,大宋在自己手里就玩完了。
“算了,那就当我没说,反正给你提醒下,反正你死后北宋也就六十年光景,别改了,凑活一天是一天吧,反正北宋也不是在你手上灭亡的。”程羽说完就继续洗牌了,还说个毛,继续打牌。
“那三易黄河是什么情况?”曹操又问了句。
“就是三次决堤,第一次是六塔河决堤,第二次是曹村决堤,第三次是内黄口决堤。本来是想着通过黄河改道来抵挡敌人的进攻,可是实际上却把原本富庶的河北之地整的一团糟。(就是治河没治好,宋朝内部自己的问题,使得治河问题变得异常复杂,三次用人力强行逼河回归东流,结果三次都遭到惨败,劳民伤财,自己挖坑埋自己。)”程羽随口说道。
“黄河改道?治理黄河的问题吗?”曹操想了想,这是把河北给淹完了?
赵祯也竖起耳朵仔细听了起来,黄河改道可是大事,关乎大宋安危,马虎不得。
“当时北宋都城可是挨着黄河的,没有了燕云十六州,北宋就剩下这天然的防线黄河了。然后黄河在商胡那个地方决堤了,改道往河北那边流去了,北宋上下都麻瓜了,开始了一场关于黄河是该接着北流还是回到东流的讨论。
有人主张北流,有人主张东流,都是天天吵,都觉得自己的办法最好,每个人都有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些里面还掺杂了很多党争之事,你说往北,我就往东,我就是跟你对着干。
然而这些人里面真正懂水利的可是极少数,最终决定趁着现在和平的大好机会,动用人力,把黄河水引到原来的河道上,接着东流。
可是改变河流走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黄河这样超级流量的大河,你就用嘴说改道,那能听你的嘛。
当然了,也有人反对,可是反对无效,最终大量的民工到位,开挖,大量的官员上下其手,发财!齐心修六塔河,强行引黄河回来。
结果就是黄河再次溃坝,把河北淹了一大半,连同他自己在北方设置的军事力量,也给淹了一大半。”程羽看了眼赵祯,还听得挺认真的,也对,再过几年就要发生这件事情了,早点知道做好准备随时南迁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