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他又骂人?骂的真在理儿!

江海市在教育方面的补贴很详细,具体计划到老实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了。

比如一位老师刚买了房每个月要给银行三千块钱的贷款,市政府出面跟银行协商,给这位老师的贷款偿还期限推后了一个月。

而且市政府委托市教工委向老师承诺,如果因为急事儿当月没法偿还,市教工委会先把这笔钱给老师补上,随后和老师在发工资的时候把这笔钱拿回来。

可以说为了发展本地的教育实力,市政府是拿出了巨大的担当和诚意。

但看到这个政策的老师们都不打算用。

工资增加了,补贴增加了,各项社会福利也增加了,每个月那笔钱大家拿的出。

还有租房的老师,比如那帮已经转正的师范生。

他们每个月不论本地还是外地人的住房补贴都有八百元,这在江海市足够住不错的房子了。

而且市教工委找团市委区委出面,还帮这些年轻老师协调了一个不算太老的小区,距离上班地点很近,生活交通各项都很方便。

有这么好的条件,老师们只要考虑怎么教学就行了,其它的事情只要有需要找教工委,最起码找覃文斌那就一定会得到必要的帮助。

但老师们对这个服装补贴有意见。

“太丑了,真的太丑了。”一群年轻老师来找覃文斌反应。

覃文斌一看:“也确实丑啊。”

都什么年代了,给老师定做的制服居然还是那一套。

就怎么说呢,学校门口的饭店,但凡稍微正规点的,服务员穿的都比这漂亮。

但这方面也不好直接发钱啊。

“这多好办,这笔钱反正花了我们也不领情还要笑话领导审美差,不如拿出一半来,我们都商量好了,给贫困家庭的孩子发补贴,最起码发食宿补贴。剩下一部分我们自己动手做,咱们年轻人会的东西可不少,自己做的衣服既美观又整洁,搞不好还有厂家找我们合作了。”几个女老师笑嘻嘻道。

覃文斌思想不僵化,听老师们这么说,他就觉着很好。

形成材料一上报,李亭妮连忙跑几所中学搞调研。